现在我们在每一端玫瑰经后面加念的“法蒂玛圣母祷词”:“吾主耶稣,请宽赦我们的罪过,救我们于永火之中,求祢把众人的灵魂,特别是那些需要祢怜悯的灵魂,领到天国里去,”就是当时圣母教给三个小牧童的。
有这种观念的人,常常以鼓励人做各种克苦,甚至自残,期望“换得”天主的“怜悯”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恩宠”。天主给人的“日用粮”已经很充分了,为什么还需要“更多的”呢?
方济各·卡普里奥常谈及其信仰如何影响其司法理念,特别强调仁慈与怜悯之道。无论是公开声明还是私人生活,他都彰显出对天主的坚定信德及对祈祷力量的深信不疑。
真福八端中讲的贫穷、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悯人,清心、使人和睦、为义受迫害,就是一例。这些福分有哪一福不与和平有关呢?
为了拯救我们,他付出了生命,向我们展示天主的爱和怜悯。耶稣没有把我们当奴隶,但对待我们就如自由人、朋友、兄弟姊妹。还有,他不仅派遣我们,还陪伴着我们,在我们的爱之使命中,他总是在我们身边。
他的谦卑、怜悯、服务精神,是每一位神职人员和每一位天主子民所当学效的。
只有你才能救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求你怜悯他,改变他吧。’上主也确实俯允了父亲的真心祈祷,奇妙地作了安排。在父亲及妻子的再三催促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金山圣经小组。
「但有一个撒玛黎雅人,路过他那里,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在他的伤处注上油与酒,包扎好了,又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带到客店里,小心照料他」(路十33-34)。
怀有孺慕、信赖之情向圣母祈求的人,圣定会以怜悯之情为有需要的人代祷。因为现在正是天主施恩的时期!六、结语通过这次电话采访,可以发现朝圣已经成为广大神长教友信仰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谦卑的人无可炫耀,也无可要求;他们知道不能依靠自己,但坚信可以全然投靠天主的慈悲与怜悯,就像悔改的浪子一样,回家站在父亲面前,接受他的拥抱(参阅:路十五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