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大公会议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Gaudiumetspes)将安乐死列入违反对人的尊重和“危害生命本身的一切行为”的罪恶清单中,例如:“各种杀人罪、屠城灭种、堕胎、用药物催人安死及恶意自杀等危害生命的恶行
该故事中的两位主人翁——富翁和乞丐,财富和贫穷、奢靡享受和枵肠辘辘的生活情景等不但为昔日的读者,即使为今日的我们现代读者仍具挑战,也有启发意义。
教会还需要关怀所有那些不接受她的信仰但正在寻求真理的人,因为“圣神替所有的人提供参加逾越节奥迹的机会”(《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之5),并在他们当中临在和行动。
没有自由,或被时髦所奴役,是现代基督徒最应注意的问题。其实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偶像崇拜的行为。有多少奉献到这个祭台上来了呢———更不要说这些钱能用来做多少好事了。
它是梵二后新兴的教会模式,是教会在现代世界中最有活力和最有效的新牧民模式和牧民方向,逐步成为教会未来希望趋势。如果能实行“大堂指导+基基团聚会”的福传方针,则对于教会的福传和牧灵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现代神学家约翰·卫斯理在谈到基督徒的财富观时说:“尽力地挣钱、尽力地省钱,尽力地捐钱。”在美国的财富文化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卡耐基开始,形成了两个传统。
举例来说,现代技术,除了许多值得赞赏的正面资源外,也提供了无数“给魔鬼机会”的方法,并有很多人落入陷阱。想一想线上色情,背后是繁荣的市场:我们都知道这一点。这些是魔鬼作祟。
当我们默观耶稣圣心——那颗被长矛刺透的心——我们将会发现,它不仅是敬礼的象征,更是对抗现代社会非人化困境的答案。耶稣圣心的爱超越了传统敬礼的框架,成为灵性与实践的桥梁。
事情可能是逆转的,因为现代中国追求西方化,各地高楼大厦无不是西式的,那么西式教堂也成为时髦而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了。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不觉得不顺眼了。在圣堂外面的装饰方面,可加上一些中国元素。
而且,随着思考的逐步深入,我更加日益坚信:中国人离信仰有多远,离现代化就有多远,离现代世界也就有多远。因此,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应该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当今中国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