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天主在我祈祷时、旅行中、工作时常与我同在,我从发自内心的平安喜悦感受到他的临在。
在结婚第五周年纪念日,她对丈夫说:我有幸作你的妻子,你真是一个模范丈夫。五年的婚姻生活我十分满意。我要求你一件事,你若肯答应,那我就更加满意了。是什么事呢?她丈夫问。她说:我要求你信主耶稣,作基督徒。
小学毕业升初中,我报考了两所学校,一所是小修院,另一所是县城一中。但天主没有让我考上县城一中,我无可奈何地走进了修院,我总抱怨天主没有给我更多的聪明才智。
我从三筐受过创伤的苹果中选了一筐,我的梦和现实如此吻合,我的丈夫是三兄弟中的老大。改革开放后,我姑姑告诉我,北堂开门了,主日去望弥撒吧!虽然主日能参与弥撒,但就像例行公事。
八十年代初老神父们陆续回到堂区,没考上初中的我学会了给神父们辅祭,在堂里领苦路经,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热心事主的好教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我还能活到今天,我以为我也很快就要死去。
我:呼叫你?没有啊,你是谁?上帝:我是上帝。我听到你的祷告,你希望我们能聊一下。我:是啊,我确实在祷告——这能让我心情舒服一点。但我现在确实很忙,我正在处理某件事情。上帝:你究竟在忙些什么?
很多年前,我向天主祈求一位配偶。“你之所以没有,是因为你没有求。”天主说。 为此,我不但祈求一位配偶,还描述了我要的是什么样的配偶。
珍妮,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朝圣者,充满喜乐地述说了她的故事: 我是在襁褓中就领洗的教友。虽然我每主日去圣堂,但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我的先生是印度教徒。
面对这样的事,我知道,经济援助,才能解他的燃眉之急,他在医院等的就是钱,我无法抹去在我耳旁的他的哭声,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给所有认识的人都打了电话,这更使我感到一个无助之人的困苦,我联系他的朋友,也都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