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与10岁的弟弟吴儒珍一同进入原江西教区文珊修院。1942-1944年,在文珊修院读哲学。1944-1945年,在余江天主教堂实习。1945-1947年,在福州神哲学院学习哲学。
典礼在宁静、祥和、神圣的气氛中进行,为了表达对天主的忠诚与决心,即将发愿的修女在愿文上签字,同时教区主教、修会会长蒲建华修女也在愿文上签字,表达教区、修会对她的接纳与认可。
在德肋撒修女即将于二OO三年十月十九日荣列真福之际,由印度的纳文·沙瓦拉撰写的仁爱会德肋撒修女的生平,将被翻译成坎纳达语出版发行。
题为《真福》的记录片,全长十七分钟,共有英文、印度文和孟加拉文三种文字。它以纪实的手法,向人们介绍了德肋撒修女被世人所爱戴、并得到普世教会崇敬的原因。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公署介绍,二O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以色列的基督信仰团体纷纷聚集在约柜圣母朝圣地举行感恩圣祭,其间还采用了犹太文圣歌。
在意大利,圣比约神父大概人人知晓,尤其在南方,他们亲切地称呼其为‘爸特来·比约’,即父亲比约。
清朝陕西城固县刘嘉录氏,于1717年毕业于意大利那玻利城圣家学院并晋铎品。回国前谒见教宗,恳求给中国这片辽阔牧场一座朝圣之地,幸获恩准。
教宗在全程访问活动中将发表11篇讲话,4篇用英文,其它的则用意大利文,而且他也会像往常那样从座车上问候信友们。记者们对有关南北韩的关系提了许多问题。
但具体情况已无从查考,另据维修圣堂时,从原祭台底部挖掘出来的奠基砖文记载,该圣堂是同治八年(1870年)由一张姓教友捐助修建。
教宗自己也在七月上、中旬到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休假。参加教宗这个主日中午祈祷活动的人士中,绝大部分也是出外渡假的人。教宗向他们说:“在暑期这段期间,有很多人离开城市,到旅游观光地方或回自己的家乡渡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