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宗教慈善事业仍需“脱敏”
2016-03-23

在中国天主教,多年来,一批批修女现身偏僻的麻风病康复机构,任劳任怨地悉心照顾着病患。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正能量,值得称赞。

研讨会的总结和展望
2017-03-29

有关未来的展望,相信此次研讨会成功地引入了教与学界合作研究中国教会发展特别是教会本地化的尝试,期待着更多细致的研究与合作。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研讨会开幕词
2017-04-01

通过研讨学习,提升自身神学思想造诣,积极推进天主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积极探索国人能够理会的,表现天主教信仰、思想文化的语言和形式,坚持正信正义,讲出天主教更多好故事,发出更多的好声音,让天主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菲律宾塔格莱枢机:每天每日宣扬耶稣和祂的圣言
2017-07-30

该慈善组织进一步指出,当世上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天仅靠不足两美元生存,而如此巨大的财富竟集中在如此少的人手中,这是一件可怕可耻的事情。  菲律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圣依纳爵·罗耀拉瞻礼:耶稣会士的使命是促进与天主及人类修和
2017-08-01

这个使命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幅度:与天主修和、人类彼此修和,以及与受造修和,它是与天主修和的一部分。

信仰·希望·爱·幸福(一)
2010-01-04

布洛赫将人的本质定为“希望的主体”。在他看来,人不是其现存、不是他现有的各种属性,而是走向某种超越他现存的存在物。信仰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超越中,表达了对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并赋予了生命的希望。

回首十年 展望未来——介绍《天光》报
2006-10-14

宗教局各位领导慷慨解囊为弱势群体捐款(第85期2002年12月1日)   北京教区神长教友恭贺傅主教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93期2003年4月1日)   北京教区举行求恩大祈祷为中华民族抗击“非典”病魔而祈福北京市天主教还积极为首都抗击

闭幕辞
2019-05-21

其实,这是一个新尝试,是学术界和宗教界及环保多年来尝试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回应人类新挑战、为社会人群做事实的一个成果。

何建明博士发表论文:公益事业与宗教的社会...
2019-05-21

不仅如此,基督的拯世救民理念充满了博爱精神,不仅没有人我之别,也力图打破敌我之。也正因为如此,基督教对行善或作公益慈善事业,不求得到现实的回报,而上帝一定会记得他,并赏赐他的生命。

教宗在那不勒斯神学院发表讲话:通过对话与接纳,不同民族和睦共处
2019-06-22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接纳的神学」;换句话说,应当「发展真切而诚恳的对话,和平地建设一个包容众人的友爱社会,并守护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