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爱。我们不会来到世界,或即使来到世界,也许在一瞬间就离开世界。就是我们因为有爱,我们才有今天的现世生命,并将在以后一段的时间中继续存在。 天主因爱我们而创造了我们。
一个女儿该怎样开口来感谢母亲所给予她的生命呢?还有她在抚养孩子成长时所付出的爱、耐心和辛勤劳动?以及她跟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身后奔跑,对情绪不定的少女的理解,以及对一个自以为是的大学生的宽容?
因着基督的生命和生活,让人看到了上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动存在。为此,基督告诉他的第一批门徒,他们将通过在他身上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来见证他的生死与复活,并以其具体的行动效法他的生活。
所以,尽管“我们需要大大小小的希望来维持日复一日的生活。但如若没有超越一切的大希望是不够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喻,第31号)那么,这种能够使人超越一切苦难的力度最强的大希望是什么?
我们往往就是因为太顾及所谓的面子,而忽略了、放弃了内心中爱的善念。在一次圣经学习中,赵叔叔分享了让他终身都深感遗憾的事情。一次在马路上看到一个人,满身肮脏不堪,衣衫褴褛,甚至眼睛周围都有蛆虫在爬。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僵硬的人害怕天主赐予的自由,他们害怕爱。教宗强调基督徒是爱,而非义务的奴隶,吁请信徒不要把自己隐藏在僵硬的诫命之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关于爱德服务的«教会内在的本质»手谕于12月1日公诸于世。这份手谕对教会的爱德服务和主教在这项工作上的特别责任作了一系列规定。
主耶稣,我爱你我曾千百次呼喊过心总是与你远离我不愿把心交给你不愿与你用心交谈我不愿把所有痛苦和忧伤向你诉说不愿将快乐与你一起分享我怕你叫我与世俗脱离我怕你叫我放弃自私我怕你叫我用真诚的心爱所有的人(包括我的仇人
我们生存的目的就是与天主面对面相会,可是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教宗接着说:“现代的人还期待永生吗?或者认为永生已经是被超越的神话?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伯多禄问耶稣,要对得罪自己的弟兄宽恕多少次,直到七次吗?教宗强调了伯多禄的慷慨,但他得到的答复远远超过他说的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