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新闻室主任指出:「教宗今年在201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到对抗新的奴役形式和修女们增加了在圣座科学院的相关举措,这些举措旨在打击人口贩卖、其它形式的暴力和现代奴役现象。
四旬期是搏斗的时期,是一段在精神上对抗邪灵的搏斗时期。」 就如耶稣那样,我们在旷野的静默中能听见「天主的声音」和「诱惑的声音」。
巴多明的想法或深受天主教在南美发展历史的启发,因自1609年起,耶稣会士就在巴拉圭创设转化区,以协助印地安人对抗殖民主义者的压迫与剥削。
教宗说,这种随时愿意牺牲自己的信德,是对抗欧洲的厌倦本身基督信徒身份现象的灵丹妙药。为了扭转欧洲这种对基督信徒身份的厌倦,教宗特别设立了新福传机构,并决定举行信德年。
教宗希望圣职人员在教会志向或世俗野心方面能作出思想革新,对抗那追逐名利的思想!我相信,这在各个层面上都对教会有很大益处,这革新已从圣座开始。
爱因斯坦在遗嘱里告诫道:“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人类千万不要试图对抗,差距将是显而易见的,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由以上二位科学巨匠权威的解释,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对信仰的认识是否有偏差。
还记得舅父在病榻上对我的叮嘱:人生是一场战斗,要时刻对抗狡猾的魔鬼、软弱的自身和世俗的诱惑。唯有和天主建立起深刻而牢固的关系,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夺取永恒的花冠。堕落常是从松懈祈祷开始的。
欧先生现身说法,结合当年曾经作为台北副市长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及作为卫生局长对抗非典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切交于天主!全心信赖天主!
这精神激励各宗教信徒「在对话中彼此相遇,起身对抗各种形式的暴力,以及假借宗教之名为战争和恐怖主义作辩护的行径」。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仍有许多人民因战争而悲痛受伤。
教廷驻大马士革大使提醒我们,战争不仅是通过武器和军队相互对抗才能令人受害。由于日益贫困和严峻的生活条件,也造成伤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