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博爱精神表现其爱的广度;用以身作则、受苦受难、牺牲自我、拯救万民的行动显示其爱的深度;用七十个七次(玛18:22)的无限宽恕来表明其爱的长度;用慷慨赐惠不图报谢(路14:14)的豪迈作风彰显其爱的纯度;用爱你的仇人,为迫害你的人祈祷
社会和文明的秩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全体公民都蒙召为此合作,无论他来自哪里,具有何种文化,信奉哪个宗教。这种健康的世俗秩序也是教宗方济各与埃及总统塞西在交谈中所涉及的议题。
接着,教宗谈到今年10月刚召开过的中东主教特别会议,谈到中东的现况,基督信徒作为少数宗教团体受迫害及折磨最深。
这位福音派基督徒是人道组织撒玛利亚救援会(Samaritan'sPurse)负责人,一直对世界各地基督徒的迫害情况直言不讳,在许多场合指责总统奥巴马政府没有尽力公开表态,保护基督徒。
教宗写说:国际社会对这些逃避暴力与迫害的人担负了特定的责任。
接着,教宗本笃十六世建议要理解难民,他们「因迫害,暴力而逃离」,克服对难民的恐惧以及避免对他们有歧视的态度,使他们的权利获得尊重,也使他们能了解自己的义务。
达尼尔宗主教还强调了在世俗化的社会中共同见证的重要性,谈到对世界各地遭受迫害的基督信徒的关怀。
达尼尔宗主教还强调了在世俗化的社会中共同见证的重要性,谈到对世界各地遭受迫害的基督信徒的关怀。
那个时代的人,更倾向于躲藏在一个精心安排的宗教内,像法利赛人那样恪守清规戒律;像撒杜塞人那样倾向政治妥协;像狂热派那样热衷于社会革命;像厄色尼派(esseni)那样奉行诺斯底主义。
在宗教受到严厉迫害的国家,是祖父母们向年轻一代传递信仰,冒着危险偷偷给他们授洗。许多老年人疾病缠身,身体不便,需要他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