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教团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迈阿密总教区文斯基(ThomasWenski)总主教和天主教教育委员会主席巴伯(MichaelBarber)主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裁决“确切地承认政府无权对教务豁免法律原则提出事后的批评
在这个国家,每个人生命的神圣性受到捍卫,良心与宗教自由得到保障。”
孔切萨阿总主教在他发表的声明中提到在北部喜马偕尔邦通过的“宗教自由法案”,这是属于限制国民改变自己信仰的“反皈依法律”的一项措施,天主教会一向不赞成这种法律的性质,谴责是侵犯个人良心自由的做法。
印度宪法本身也确保完全的良知自由和宗教自由,而教会历来恪守这一原则。
其间,将与圣地教会团体共同探讨以下问题:耶路撒冷日常生活中的大公运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土内的宗教自由;圣座与以色列双边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与伊斯兰和犹太教会的宗教对话;犹太学校和巴勒斯坦学校中的对话教育
当疾病不再有被治愈的可能时,不应舍弃病患,而是在末期病患离世的时刻陪伴并保护他们的人性尊严,这是本次会议反思的重点。
当时的教会会议也反映出这个实况:阿莱斯会议(CouncilofArles,314)提醒执事不得奉献感恩祭、须给予司铎应有的尊重;尼西亚大公会议(325)亦敦促执事不得越权,指明执事乃主教的仆役,级别低于司铎
这位迈杜古里教区主教,前一星期在西班牙一个宗教自由会议上说:「在二零零九年,我们见证了博科圣地(意指禁止西方教育)的出现,一个魔鬼般的邪教,它出现并禁止西方教育。」 但大家不该为此感到绝望。
5次国际性出访、四次在意大利的牧灵访问、一道宗徒劝谕、一次枢密会议、45次公开接见活动、一本访谈记录。这些是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10年一些大事中的几个数字。
(参玛廿八18-20)因此,我们的教宗本笃十六世透过去年十月颁发的宗座手谕《信德之门》,宣佈了「信德年」会于翌年举行,从今年十月十一日,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週年以及《天主教教理》公布二十週年纪念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