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加斯(信仰通讯社)—昨天九月二十七日第106届世界移民难民日之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主教团联席会议发表《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朝圣的天主神圣子民书》。
玛利亚·赖藉着她的创作守护文字形成前的语言,宛如一本本由面包、织品、陶土、瓷器、纸张等材质构成的书。这位享誉国际的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此刻正在梵蒂冈宗座图书馆里与珍贵藏书对话。
公告指出,“吉罗神父通过书籍证明了他普及大众的努力,这些书为我们时代的必要改变提供了路线图,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为的是所有人都照料我们的共同家园,为建设我们的未来做出贡献
学习结束时,会长胡享堂、刘翠芳及书婵、素清都做了激情高昂的讲话,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以具体的生活为基督的福音做见证,让每个基督徒都能在不认识主的人群中“显圣容”。培训班在大家载歌载舞的联欢会中结束。
时下世界上最畅销的书非美国作家丹•布朗(DanBrown)的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小说情结在本文之下)莫数。
但是能够圆满呈现教会身份的场所﹐就是在礼仪中。在礼仪行动中﹐我们相信天主来到我们当中﹐我们能够遇见祂、碰触祂。每一个基督徒的祈祷都能在礼仪中找到源头与终向。但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为祈祷保留足够的空间?
祭服是神职人员在弥撒礼仪中的一种着装,祭衣又称祭披礼服。这在我们教会是要求。1983年问世的教会“法典”第929条规定:“司铎和执事在举行感恩祭和分送圣体时,应按礼节要求穿礼仪所规定的服饰。
弥撒经书总论(2003年修订版)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合译序 大家期待已久的《弥撒经书总论》中译本,即将出版问世,此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赵一舟蒙席及同仁,和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罗国辉神父等共同编译的版本
圣乐有它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教会籍着圣乐在礼仪中来表达人们对天主的赞颂和认识;籍着它表达人们对信仰的理解和对信仰的热情。在天主子民的信仰旅程中,圣乐始终在伴随着天主子民的礼仪生活。
我们基督徒对死亡的看法,在教会的礼仪祈祷中以卓越的方式表达出来:主,为信仰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