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募捐过程中有小学生拿出自己带有硬币的零花钱放到募捐箱内,也有九十多岁的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亲自将善款放入箱内。更有捐款者捐出厚厚的一叠百元现钞,还有下岗多年生活拮据的弟兄姐妹捐出并不充裕的生活费。
背诵一陈不变的经文是不够的,还要带给人喜乐和具有启发性的讲道,因为青年必须用思想去理解,用心去相信。此外,与会主教们也指出,牧人不能只在堂区等候青年,却要做走出去的教会,前往青年所在的地方。
陈思天神父(JosephTrầnSĩTín)主持这感恩祭。神父是在中部高地从事牧民工作的第一批修会会士。在他旁边的是赎世主会会长陈思天神父(JosephTrầnSĩTín)。
1988年底,笔者应金鲁贤主教邀请从佘山修院到光启社服务。
当年适值上海教区试行推广梵二礼仪的中文弥撒,作为当时在上海的最年轻新铎,我有幸陪同当地几位老神父在徐家汇大堂和佘山修院小堂与罗国辉及林慈华等神父共祭,并受教区和修院的邀请,在主教府聚餐分享,一起参观堂区
与全台天主教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校院以接力方式点亮象征基督之光的彩灯,以爱的话语、行动与祈祷,彼此关怀、扶持与宽恕,传光及传爱。
1943年景县小修院(景星中学部)读初中。1945年在南宫明星中学初中毕业。1946年——1947年,在北京天使修院(耕莘中学)读高中。1948年转往天津法汉中学,并在那里高中毕业。
成年后的他和妻子娜(Nan)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大女儿凯特(Kate)、儿子乔西(Josh)和小女儿密思(Missy)。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每个礼拜天都要去教堂祈祷赞美。
四川省南充教区陈功鳌主教与3位修士、5位教友,于2015年元月1日早上8点半,手执玫瑰念珠,从西山本笃院十二宗徒广场上搭建的马槽前出发,历经十镇五乡,跨越三市两县,历时4天,全程200多公里,至4日下午到达终点站安岳县天主教堂
每到一家,那些老人们非常激动,对教会神长教友的关怀和看望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