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够陷入诱感,肯定离不开自己先期的留恋、喜欢,因此事态才会进一步发展,直到陷入泥潭。
至于特别重要的福音德行有:祈祷、热爱圣体和圣母敬礼、谦逊和强烈的教会感、热爱教会及其使命、为贫穷者请命的精神、有服从及与团体共融的能力、宗徒的热诚、乐意服务,关爱兄弟姊妹。
教宗表示,这个问题一方面牵涉到「工作不稳定的迷惘感」,另一方面涉及「在养育儿女方面愈加捉襟见肘的恐惧感」。不少妇女「在职场上失去生育的勇气,或者必须把隆起的孕肚藏起来」,这令教宗伤心难过。
教宗赞许兰杜西神父在圣座留下了「基督的馨香、司铎的芬芳」,并且在法国司铎团体面前感谢兰杜西神父所做的一切。
交通四队的杨再喜刚刚出院,身体很不好,看到大家前来探望,他坐了起来,神父为他办了神功,送了圣体,大家虔诚地为他祈祷,他感动地告诉神父说:“感谢天主让我的身体慢慢康复中,我也有信心地保养,争取早日痊愈,回归社会
但我们要感谢你在这里与我们同在,谢谢你在叙利亚这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相反忘恩负义滋长了贪婪,在他们中增长一种激进的抗争感,以致他们扭曲地看待现实,甚至感到给他们工作做的家主交租,是家主为了让他们欠债。当他们看到儿子来到时,甚至说:“这是继承人。
康泰基金会的义工被深深地感动了,‘佛弟子’并非如她所想像的过着锦衣玉食的富婆生活,而是自奉甚俭的可敬长者。激动之余,康泰基金会的义工们反复向老人表示,“谢谢您,大恩人!我们会加油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听圣方济讲道,天主的恩宠感动了他,使他认清世上财富的虚幻,他开始祈祷,谨守教规,并劝勉妻子热心敬主爱人。于是夫妻二人开始将财物施舍给贫穷可怜的人,只给自己留下生活的必须品。
这一切的一切,使健民看到神的临在,实在使他太感动了,他要领洗,要加入天主的教会,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这真是:乡亲、神父、修女和教友出于真情,邵健民灵前领洗出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