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建立濒死者收容所的意图,是希望这些人死得有尊严,而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样,是企图劝说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或者要他们以认可基督教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义来换取食物和庇护所。
但是人而天主的耶稣,提升了每个人的尊严,并且暴露了奴隶制的虚伪。在基督的光照下,金邦尼开始意识到奴隶制的邪恶。
1910年8月27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科普里,一个富裕的阿尔巴尼亚族家庭新添了一个女孩,取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她就是后来的德肋撒嬷嬷。
它是人性和人的尊严中固有的权利,也是国家民主和法治主要根源的健康指标。」在今日世界中,公开宣认自己信仰的人竟然被歧视,是件「令人费解又担忧」的事。教宗强调,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居然还存在真正的宗教迫害!
教宗强调,「需要冒点风险,从受害者开始巩固和平,努力不懈地恢复尊严,辨别伤痛,好能弥补他们所受的伤害。
他们逃离故土是为了寻求尊严与安全。本着巨大的人道主义精神,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向他们敞开了大门。缅甸政府救起了两条船。这是一个虔诚敬礼佛祖国家的举动,值得赞扬。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在英国举行生命日的机会上,致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教们,重申必须提升每个人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尊严。
他经常捍卫人和人的尊严:勇敢地表达他的立场并为捍卫人和人的尊严大声疾呼。」
这有违人类生命及尊严的不可侵犯性,有悖於天主对个人和社会的计划以及祂仁慈的正义。死刑既不符合惩罚的任何正义目的,也无法替受害者伸张正义,反倒煽动复仇。
尤尔科维奇总主教呼吁道,「我们都知道,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它是行使许多其它权利的关键所在,也是有尊严地度日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