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文章,看到了这样的小故事:1996年5月3日,英国老人约翰布朗去世;两天后,他的妻子朱迪丝也溘然长逝。他们便是上世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主人公。
根据我们日常的经验,我们会发现,那些经常心情不好的人,身体一定多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80%以上的身体疾病基本都是由于长时间糟糕的情绪所引起的。
也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友需要不断地改进、反省自己的生命,神父劝勉教友们要善度炼灵圣月,要虔心祈祷,祈求仁慈的天主父,赦免父母亲友恩人、以及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炼狱灵魂在世所犯过错,脱免炼苦,早登天国;也要用善功爱心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凡是关心死后永远大事的人,才能活出生的意义来。清朝画家吴渔山神父说:幻世光阴多少年,功名富贵尽云烟。若非死后权衡在,取义成仁枉圣贤。
3月8日,河北献县教区吴桥堂区103岁的老人张张氏安详去世。历任的9位本堂神父和另外2位神父来到刘潭村,泊头龙屯堂区的乐队22位队员以及亲友、教友、乡亲500多人前来为老人送行。
为此,追思已亡瞻礼的目的,为使信友们为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恩人祈祷,纪念他们求天主早赐他们获升天堂。本日礼仪最显着的特点是每位司铎可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惯例每天一台)。
1793年梅神父去世,1954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将梅慕雅神父列入真福品。1796年(清嘉庆元年),袁若瑟神父来重庆传教。1801年(清嘉庆六年),四川冯若望主教去世,徐德新升任四川宗座代牧及云贵署理。
圣枝主日,我一大早就带小儿子进堂,一则是庆贺耶稣荣归耶路撒冷,二则这一天也是我的老父亲去世整整一百天的纪念日。我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来到教堂。
先是3月31日一位女教师英勇献身;之后4月2日一位世纪老人安详去世;接着4月6日,一位国王寿终正寝(摩纳哥雷尼尔三世)。人们面对死亡,悼念逝者,突显了不同文化传统与生死人生观。
2003年1月26日,舅父在平凉去世,追悼会上韩纪德主教的话令我震撼:王神父一生节俭,在修建主教座堂时,曾交给了马骥主教13万元,这是他多年积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