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建立濒死者收容所的意图,是希望这些人死得有尊严,而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样,是企图劝说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或者要他们以认可基督教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义来换取食物和庇护所。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传教士,如中国的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南怀仁、印度的诺比理、越南的陆德……,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知识丰富的,正因为他们非常熟悉很多国家的文化结构、民族风俗、历史传承
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些喜欢做梦的历史人物和现象—— 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生前的梦想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争取民族独立,结束殖民统治。
印度政府为德肋撒修女举行了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雨走上街头为她送行。葬礼那天,12个人抬着她的遗体,印度总理跪下去了,所有人跪下去了,人民尊敬她,都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不用跑到西藏甚至印度,你可以邂逅身边的仁波切,而且仁波切居然可以谈恋爱!我其实也认识一个仁波切。有一天一小撮人在我家喝酒,这里面有摇滚乐手、作家、导演、画家、艺评人之类。
第一位是来自印度的伊万•迪亚斯枢机,他在2006-2011年任万民福音部长。方济各的传教使命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亚洲。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亚洲,他曾四次访问亚洲。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
1542年抵印度果阿,后转往马六甲,曾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加坡、马鲁古群岛等地传教。1549年随葡萄牙使节乘中国商船至日本山口和丰后等地。
露宿山林,追随神贫的基督;大儒使利玛空窦,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历尽艰辛来到我们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为了福传,想方设法,就是在临终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未成熟的中国教会;被称为“慈悲天使”的印度德肋撒修女
第3类是存在种族主义、以特定宗教作为身份特征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中﹐基督徒被视为叛国者﹐这让我想起印度奥里萨邦的多起暴力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