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质匮乏、身体残缺的人同样能够使精神境界异常完美丰富,虽然这是被世俗目光所忽略轻视的,但却足以让更多的人因着他那光与热的发挥、传递而获得内在的心灵的神益。
当然也有信仰生活、世俗生活都处理的很好的。有老两口,三儿两女,四个孙子孙女、三个外孙,信仰都很虔诚。他们就趁自己健康状况很好,经常往返于儿女家。老爷子说:我们都有退休金,能行能走,不用谁背着谁抱着。
在天主父前,纯正无瑕的虔诚,就是看顾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玷污(雅1:27)。我们看耶稣常常是悲天悯人,耶稣特别同情眼前的这位寡妇以及那些有需要而无人照看的人。
对于比约十二世的历史评价,这位学者认为:「解读可以不同,但我可以说,最权威的犹太、天主教和世俗的历史学家在一个要点上是意见一致的:比约十二世绝不是,也不可能是『希特勒的教宗』。」
历来首位接受「世俗」报章访问的教宗是若望廿三世。意大利《晚邮报》于一九五九年刊登教宗接受著名意籍记者因德罗.蒙塔内利(IndroMontanelli)的访问。 这是教宗若望廿三世本人作出的创举。
3:16)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身体也相当脆弱,不能长时间地去工作,应有合理的休息和调理,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现今,提倡治穷致富,做为教友更应首先富起来,应当坚信,天主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女比那些世俗之子还要贫穷
藉着你的圣死恳求你,安慰我、帮助我抵御魔鬼、世俗和自我。使我在经历流亡生涯后,能回归到你身边。阿们。●天主经、圣母经各一遍●第十五篇祈祷文:主耶稣!结真实果子的葡萄树。
涵义深刻……举例而言,如书写在教堂大门上的圣堂对联:“福音遍传天下;恩典遍及人间”、“神恩浩大赐人间;主爱无限救万民”等等;又如春联“新春颂主爱;佳节感神恩”、“神恩丰满沛年首;主爱充盈贯岁终”等等都是世俗对联所无法比拟的
偶然一个机会,碰到一位无信仰的人,他在为世俗的荣华、地位、名誉忙碌着。他虽衣锦食丰,却精神空虚;他虽家产万贯,却要与草木同腐;他的肉身在醉生梦死,他的灵魂却在无声哭泣。这种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在此将临期,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躲避一切犯罪的人、地、事物,战胜撒旦的诱惑和世俗的缠绕,要在自己心灵的小屋为耶稣预备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