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知识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耳听、眼看、手写、口念、思考、记忆、日积月累,才能不断丰富、深化、完善、提高,然后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
正因如此,厄则克耳先知藉此比喻默西亚和默西亚追随者的使命(参阅:则十七22-24)。圣髑匣正面左蓝右白的线条象徵了德肋撒修女身穿的会服。蓝色线条分岔出三小条,也就是仁爱传教女修会会服上的三条蓝线。
法国作家厄玛奴耳·卡蕾尔(EmmanuelCarrère)在他的《天国》一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在重新接受信仰而且持续了3年之後,又再次失去信德。
圣经中也有好多不听命的例子,如堕落的天使、亚当、厄娃、罗特的妻子、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撒乌耳……凡不听命者,都没有好的下场。
现在,于神父已经离我们而去十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面前闪现,他的真诚教诲仍旧在我耳旁回响。教友们唯一期盼的就是能有更多像于神父那样甘为基督做证的好司铎再现。如是,何愁教会不发扬光大呢?
《帝京景物》里说:“须眉竖者如怒,扬者如喜;耳隆其轮,鼻隆其准;目容有瞩,口容有声,中国画事所不及。”后来,中国文人画士纷纷向利玛窦讨教。其实,最先接受西洋画法的是宫廷画师。
我想对他发火,可主告诫我,人有探索的自由,凡事不能急;相反,信仰鼓励这种探索的态度,以导向那“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格前2:9)的信仰之境。
俗话还说,“眼不见,心不乱;耳不偏,心不贪。”好多诱惑也是由于我们放纵视听所造成的:看着这也好,觉得那也好,这也想得到,那也想拥有,以至于忘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好“跟着感觉走”,朝着浮光掠影跑。
欣德主教在新年伊始接受西班牙天主教周报《阿耳法与敖默加》(Alfa&Omega)的采访,指出也门的交战各方并非真心诚意想要达成协议。
领:主,祢是“厄玛奴耳”,甘愿与卑微的人为伴,同居共处。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孤苦的人们带来所需要的慰藉。领:主,祢是和平的君王,是使万民合一与团结的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