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为下届世界病人日所写的文告也提到明年八月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世界青年日的活动。理由是他也想到有些青年生活在病苦中。
其实,我们常常只强调了“可以”或者“不可以”做什么,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精神要求”,进而“沦落”为“当代的法利赛人”,如,主日可不可以安葬亡者?四旬期可不可以看电视?教会大节日可不可以举行婚礼?
2.主日弥撒中用心说“感恩颂”弥撒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感恩祭”,尤其是感恩颂;真心参与,不只是形式念诵,而是内心感动。
此外﹐我们还必须说﹐文化中存在着排斥基督宗教的现象﹐或是从法律层面带动歧视﹐这些也在西方国家中发生﹐一如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所提醒的。
这是意大利的主教们昨天2月1日为隔天2日教会庆祝的第十届度奉献生活日撰写的文告中的一段话,这份文告已在昨天发表。这个节日是献给全世界男女修会的会士和修女的。
3.每周一次回顾“我是仆人”的身份每主日或每次服务之后,默念:“我是仆人,我只是做了应尽的本分”;这有助于我们在功成时保持谦卑,在失败时坚持信德。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0月23日,普世教会庆祝世界传教日当天,在圣伯多禄大殿前的广场上举行隆重弥撒圣祭,为三位真福者宣列圣品。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这个星期天,四旬期第二主日,于罗马洗者圣若翰德拉萨雷堂主持弥撒。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劝勉所有人:「克服宗教文盲,这是我们今日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安德烈修女常聆听梵蒂冈广播,收听普世教会的新闻及信息。在她115岁生日时,她收到了教宗方济各的一封亲笔祝贺信及其亲手祝福过的念珠。
而今,每天更有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专家学者等给我们出谋划策,设计我们的新生活、新未来。我们该听谁的呢?说来奇怪,人常常会抛弃忠言而听信谗言,拒绝家人而听取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