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让我想起资深记者彼德·西沃(PeterSeewald)在他访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著作《世界之光》里对教宗所讲的话:您在1977年纪念教宗保禄六世的专题研讨会上,曾谈到教宗所应有的形象
修会的多面手——鲍芭德修女对来自美国童贞圣母仁爱修女会(SistersofCharityoftheBlessedVirginMary)的鲍芭德修女(Sr.PatriciaM.Bombard
真福保禄六世在梵二大公会议闭幕时也说:「我们愿意指出本届大公会议的主要宗教特色,就是仁爱……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古老故事,正是大公会议的灵修模式……二位教宗都提到了仁爱与慈悲
圣经记载的那位胎生瞎子,因无条件地顺从和依赖耶稣而得以复明,其崇高的信德之光魅力四射,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景仰。
在发表了复活节文告後,教宗向全世界的弟兄姐妹祝贺复活节:「愿复活的宣报在基督之光的陪伴下,在你们心中、你们的家庭和社团内发出回响。基督彻底战胜了邪恶:祂是救恩之门,大大敞开,为使每个人都能寻获慈悲。」
春分时,太阳开始新的历程,而耶稣开始世界上的生命,这两事件的巧合,古代的人认为这是天主上智的安排,这一天实在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期:象征“真的太阳”、“世界之光”进入了充满了罪恶的黑暗世界,逐渐放射光芒
而最终目的是要践行仁爱、多立善功、多做补赎,净化心灵,洗心革面,脱去旧我,穿上基督,准备好与主一同复活。
弥撒庆典在以后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常祈求圣神的帮助,我们知道没有圣神的帮助我们一无是处,一无所有,我们祈求天主圣神扶助我们,帮助我们远离罪恶,战胜三仇,祈求天主赐给我们丰富的恩宠,赏给我们修德的能力,施予给我们永福的欢欣,让我们在圣神的指引下结出仁爱
圣玛尔大儿科门诊于90年前交由仁爱会修女管理,每天有十几名志工前来这个行善的门诊协助,全力以赴地照顾罗马经济困难的病童,不分国籍、种族和宗教信仰。
首先是在祈祷、圣经默观和弥撒圣祭中活出与天主的密切共融,让我们的整个生命成为在天主慈悲内成长的旅程,进而意识到上主白白赏赐的爱,接纳这份爱,并增进我们对旁人的温柔、体谅和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