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浩望神父从2004年开始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聋哑学校义务教英语,特别关爱弱势群体,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还组织了一个义工团体,专为他们服务。所以,现在的徐州人都称他为“洋雷峰”。
他精通计算机,也阅读资讯工程方面的书籍,但他把这一才能用在义工的服务上,也用它帮助他的朋友们。他对所有人都很慷慨,对欧盟以外的人和残疾人士,对儿童和流浪者都同样慷慨。
今年,我还如法炮制,不打算回武汉了,我准备到河北的教会团体做做义工,陪伴老人们一起过年,他们的今天也是我的明天。马上过年了,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又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主教上任后,首先重视了男女圣召培育——成立备修院和女修会,同时优先将堂区教友骨干会长们组织了起来,通过培训、分享、交流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让教区上下团结和活跃起来
为了宣传项目筹集资金,圣神婢女会的修女们主动带领教友去看望孤寡老人和麻风病人,很多教友看到这些边缘人士的生活状况,主动加入义工的行列,为老人们服务。
他们还建立了义工团、青年保禄团、青年唱经队等等;义工团主要负责弥撒中的堂内秩序,教儿童们要理,编排舞蹈等等;青年保禄团都是男教友,主要负责教会中的一些体力活;青年唱经队主要负责教会礼仪中的音乐。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这些被认为“社会渣子”生存在社会边缘的人,值得她以及几千名追随者、几万义工这样地为他们服务吗?这究竟为什么? 德兰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基督”。
一次,他给我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解放初,平凉教区的主教、神父、修女和骨干教友们集中学习。正是麦收的季节,课程结束却遥遥无期。
经过灵修培训的福传员们,已经遍及市区各个堂口,并且成为堂口的福传骨干,更可喜的是有的福传员被外地教区邀请并成为那里的福传骨干力量。
孙志杰领洗后,心火非常大,和妻子积极参与堂口的各项活动,致力于福传,在范家圪堂区河东片区发挥了骨干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有十多位教外人领洗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