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怨恨只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中,无法宽恕的人惩罚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宽恕是善良的理智表现,宽恕的人应该想到对方还有更好的一面,想到对方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你无法去宽恕他的行为,你要宽恕的是他这个人
歌词的大意是这样的:震怒的日子来临,正如达味所预言的,当审判者(救世主)到来时,将开庭审判万物,号角发出奇妙的声音,万物将接受审判,隐瞒的事物将显露,罪恶将会得到惩罚……( 歌曲第二段的歌词是:号角响彻四方
四、惩罚与奉献问11:梅瑟责备了谁?答:他责问亚郎为何放任百姓犯罪。亚郎却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参出32:21-24)。问12:谁站出来响应梅瑟的号召?
据慈善组织「援助有需要教会」指出,德姆主教在复活节期间探访堂区时说,是天主而不是我们去决定要不要复仇及惩罚行动。
旧约时代的以民总是从天主惩罚的角度描述天主,这种把天主当作暴君的做法给后世一个很大的误解,以至于我们看新约时会发现天主前后的截然不同,因为当时以民不是从内心敬畏上主,而是怕,这是祖宗亚巴郎的天主,我们从小接受这种教育
但他却异常狠心地对待欠他一百银币的同伴,在这个同伴下跪求宽容时他仍不依不饶,竟将同伴押监,直到最后他自己也受到了更严厉的惩罚(参阅玛18:23-35)。
每次听后都心惊肉跳的,总觉得自己一旦犯错,天主就会惩罚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好像天主无时无刻都在监视着我。忙碌者等到自己长大了一点儿,感觉有些事是完全可以自己搞定的。
无论是谁,如果真的违犯了天主诫命、伤害了他人生命、财产或物质利益,除了会受到天主和法律的相应制裁、惩罚或他人的报复之外,自己的良心谴责也会使自己陷入愧疚难受惶恐不安之中。
他说:「倘若阮神父不曾探访和鼓励我重返教会,我会一直内疚,害怕受到教会惩罚。」
是到了印度教激进暴力势力受到正义惩罚的时候了;联邦内也应该恢复司法与秩序了、确保宪法保障的宗教自由应得到完全尊重。卡纳塔克邦以反基督徒暴力事件频发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