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重洁白的墓碑,亦是这段中西交流史事的纪念碑。400多年前,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的交往、尤其与徐光启的友谊,写就了一段文明交流佳话,展现了文化相遇之妙。
在他去世后,受到了当地教内外群众的敬礼,有病人去刮神父墓碑的石粉,喝下之后病患痊愈。之前河水总是祸患百姓,神父安葬在河边之后,再无水患。
亚诺什神父的墓碑上刻着他晋铎时的座右铭: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获得益处。1989年,在他殉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善牧圣堂,纪念亚诺什神父的牺牲。
亚诺什神父的墓碑上刻着他晋铎时的座右铭: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获得益处。1989年,在他殉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善牧圣堂,纪念亚诺什神父的牺牲。
十字架作为复活希望之象征屹立在每座墓碑之上。本想坐下片刻,但因为天气太热而作罢。见到合葬之墓,有一张夫妇相片,似乎在哪里见过,应是有名气之人,也许我会查一查。走出墓地后去了上次造访却关门的圣若瑟教堂。
教堂门口是墓碑群,罗哲修士便葬在此。天主教圣体灯亮在左边,右边有十字架,方便新教各派祈祷。泰泽的合一理念从形式到实质都非常完美。
墓碑上也经常出现对基督徒意义重大的标记,其中最显明的是鱼的符号,隐喻“耶稣基督天主子救世主”,因为“鱼”的希腊文(ICTUS)是上述句子的缩写。
接着,教宗走过墓园的每条小径,短暂伫立在某些墓碑前致敬。离开墓园后,教宗前往只有数步之遥的圣伯多禄大殿,在大殿下方的历任教宗墓前祈祷片刻。
我拔掉一根根纵横生长的荒草,擦净墓碑上的尘土,将墓地积雪清理干净。跪在父母坟前好久好久,任由泪水狂流.......父母一生热心虔诚,敬主爱人。为儿女们树立了良善、谦卑、善尽本分的榜样。
这也是一个家庭聚会的时间,年轻人和老年人难得一起聚集在祖先的墓地,纪念逝者,清扫墓碑,并且经常还会准备一些供品。清明节临近了,我们基督徒应该如何准备过此节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