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醒神父们,对礼仪的准备不仅仅是对细节的关注,更是对整个礼仪精神的体现,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以恰当的态度施行礼仪,以及如何在教友心中唤起对神圣事物的敬畏和爱慕。
圣油弥撒是教会在圣周期间的重要礼仪,是体现主教司祭职圆满无缺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也是主教与司铎团紧密团结、为信友服务的标记。
八十年代,中国天主教根据“梵二”会议要求推行礼仪改革后,将《天主经》《圣母经》和《信经》等文言文均改为白话文,同时也将《信经》中的“我信其降地狱“改为“我信祂下降阴府”,以适应天主教本地化和时代发展要求
这三位非犹太人的贤士,通过研究天象、寻找天意,通过熟读经书诗集,了解先辈们传下来的关于上天的启示,惊喜地看到了那颗“异星”。
在这五天的圣乐课程中,神父着重介绍了教会传统的礼仪音乐——额我略音乐、复调音乐、以及经典的合唱作品等,使大家体验到了教会古典音乐在礼仪中的神圣、和谐与高雅,神父还讲授了在弥撒礼仪中该如何选曲
7月28日主日天,呼市北门天主教堂像往常一样,上午连做两台弥撒,座无虚席,两边走廊还有不少人站着参与弥撒礼仪。第一台弥撒中间,一位近老年的妇人走近我的座位低声对我说这里是基督教堂吗?
在此我们可以聆听一下黄敏正神父的分享:前言初期教会使徒时代的弥撒分为三个部分: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关于圣道礼仪,“在分享饼酒之前有圣道礼仪,其本源自犹太教。
圣伯多禄广场石阶上右侧的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带领着30万人欢唱,光荣天主圣神赐给的特恩,这么多的人虽然离教宗和乐团合唱团很远,但他们可以随着架设在协和大道上的几个巨型电视屏幕,清楚地跟随晚祷礼仪的进行。
比如在大礼弥撒中给天主上香,也给人上香;在殡葬弥撒中,告别式礼仪时,也向棺木中的亡者上香。同是上香,礼仪一样,但涵义不同,却不能解释为给生者亡者上香,等于把他们当成神。
这次教宗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耶稣圣心的敬礼,他说:“今天是教会礼仪常年期第十二主日,这个主日被几个重要的礼仪节日所包围。上个星期五我们庆祝耶稣圣心瞻礼,这个瞻礼把民间的敬礼结合于神学上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