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些老教友回忆,即使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会困难时期,信友们每年在暗中依然会记得纪念耶稣圣心节,仰赖、依恃、恳求、期待着圣心,早日为教会带来光明与自由,并成为他们在困苦环境中的希望与安慰。
一位满怀喜乐的姊妹说感谢“信德”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朝圣的机会,感谢各位神父,老师们付出的辛苦劳动,给我们拍下了美好的一瞬间,留作永久的回忆!让我们彼此代祷,共同奔向我们向往的天上乐园!
依照由复活的耶稣所得的启示的光明,他们才用信仰回忆耶稣的言行,才意识到这福音的深意及关系。
但这并不是单纯的回忆过去的事情而已,因为在礼仪活动过程中,那些先前发生过的救恩事件都重新展现效应。因此,参与礼仪意味着把自己的生命沉浸在基督的奥迹内,在那条进入基督死亡和复活的道路上奔驰。
可是,他在祈祷中从未失去希望,他一面哀诉所处的苦闷境遇,一面回忆过往得到的安慰。他的呼号是向天主发出的,这位天主似乎离他遥远,将他遗弃。
然后我们一起分享多年来天主所给予我们的奇恩异宠,特别是回忆盖这所小教堂时的一幕幕。还有每个家庭成员所得到的特恩和治愈,好多人流下了感恩的泪。
孤独的寡居者,她常去关怀谈心;有家庭纠葛者,她倾听她们的诉苦;年老体衰者,她和她们共同回忆往日的年华。对年轻人,她也非常地关心他们。同一研究室的李玲先后两次患乳腺癌和子宫癌,动手术后化疗期间厌食。
她回忆自己在妇产科病房做福传服务时,曾陪伴一位在院安胎3个多月的孕妇。安胎过程非常辛苦,这位孕妇曾经几次想要放弃。林芷修女和院牧室同仁不时地来探望,给她加油、打气,聆听她的痛苦和期待,为她祝福与祈祷。
总之,在音乐方面,真的没有为我留下哪怕是一点儿值得回忆的美好。在音乐中沐浴主爱我真没想到,事情会有转机。我生病在家的那段日子,百无聊赖,烦闷得很。于是,在妈妈的建议和鼓励下,我开始接触电子琴。
让我们回视教会两千年的漫漫历程,让我们回忆走到今天教会所经历的痛苦、磨难和迫害,特别是中国教会所受的苦难。禁教时期无数信友为主致命,二十世纪初叶,多少天主儿女血洒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