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一直没有领洗,但是我相信天主,知道神的存在。大概在我十岁那年,有一天晚上睡觉时,被隔壁我堂叔夫妇俩不“寻常”的吵架声惊醒。堂婶时而小声,时而大声,时而哭,时而笑,时而蹦蹦跳跳,时而摔碗扔碟。
二、信仰成熟领洗后,圣经成了他爱不释手的宝贝,每次阅读圣经都让他对信仰有新的认识,从中他知道了人原来只是灰土,完全是天主的爱高举了世人,他说:原来天主是如此地爱我,他为我做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我参考过主教代表大会的反省,制订《家庭》宗座劝谕时这样写:「建立教会是要引领万民,尤其是领洗者,获得救恩。她不能离弃那些接受过婚姻圣事,又接受了第二次婚姻的子民。因此教会要设法让该些人士获得救恩。」
转瞬间我领洗已有两年多了,当初的激情和热忱有所减弱,但天主之爱的烙印却在日渐清晰。我的进教过程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先心向往之,然后是慕道班的循序渐进,最后在弥撒中当众举行神圣的洗礼。
徐庆芳和几位刚领洗的热心教友经常出去福传,她们不懂太多教会的道理,就把自己的信仰见证分享给大家。两年多的时间就带领一百多人领洗。
一:刘大爷,69岁,从小领洗入教,现在几乎每天进堂。每次办告解都会良心不安,经常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羞愧、自责。甚至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总是屡犯不改,内心自我批判、不能接纳自己的这个毛病。
很多人一生和神的关系只有三次见面:领洗、结婚和葬礼。他们照习俗生活,活在信仰的空壳里,并不见主。一辆马车开过去了。里面坐着七个人,其中有四位已经睡着了。第五位在想着他的夏季上衣——它必须合他的身材。
教会内谁更为重要:修女还是普通人,领洗的、没领洗的、儿童、主教……?他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平等的,如果有些人自认为比其他人重要,傲视他人,这是错的。这不是耶稣的召叫。
我在国外没有领洗,在国内过了好几年后遇到我的代母才领洗,领洗后又多年经常不进堂,经常进堂后发生很多事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代母。
阮神父将一年一次领洗改为一年三次领洗:复活节、圣母升天节和圣诞节,三个大瞻礼正好各相距4个月,期间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参加慕道班。仅2012年复活节就有120位慕道者加入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