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希望人民有个宗教信仰,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或印度教徒,总比一个无所不为的无神论者可靠。新加坡的天主教在教育科学和福利方面贡献很大。
对圣神的顺从也使她成为与穆斯林世界相遇和共融的途径。玛利亚‧阿方西娜‧加塔斯修女同样如此,她充分了解在使徒职务中散播天主之爱、做温良与合一见证人意味着什麽。
接着还有与犹太人、穆斯林团体及东正教会代表的会晤。在首都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举行的露天弥撒是高锋时刻,估计会有超过七万教友参加。
教宗在这个受叙利亚战乱影响的地区呼吁和平,他在贝鲁特与包括基督信徒和穆斯林在内的叙利亚青年的会晤十分感人,他向他们说出鼓励和希望的话语。
我们试图相互认识,同踏探索之旅,我们也一起进行宗教间(犹太教、穆斯林和基督徒)的慈善工作,对我们而言,这是我们共存的见证。
第一项活动将是在天主教叙利亚礼“救赎之母”主教座堂会晤主教们,那里是伊拉克教会的象征性场所,2010年10月31日遭到一伙恐怖分子的袭击,48名信徒被杀,其中有两名司铎,还有数十名穆斯林死亡。
如今,当地的穆斯林邀请他们的基督徒同胞返回家园,一同重建圣堂和清真寺。此外,巴格达举行的加色丁礼弥撒和在埃尔比勒举行的弥撒中,都散发了友爱讯息。亚巴郎和他后裔的希望,在弥撒中,在天主子耶稣内得以实现。
天主教大师桑塔吉(Santaji)接受访问时说:“今年也和往年一样,大约有一千名朝圣者,主要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将从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在帕达亚特拉进行为期八天的徒步朝圣,到达果阿旧城,与圣人在精神上的相遇
她笑着向我们讲述了在一名伊拉克穆斯林青年身上发生的事。“我们奥伯泽尔的方济各修女会的修女脖子上都戴着一个圣牌,圣牌的一面是圣方济各,另外一面是圣母玛利亚。一名伊拉克青年问我那是不是玛利亚。
从耶路撒冷的建筑可以看出,城内有犹太人的“会堂”、犹太人的“哭墙”、天主教的“天主堂”、东正教的“东正教堂”、基督新教的“万国教堂”、穆斯林的“清真寺”。各信其信,长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