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犹太人,包括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撒杜塞人(询问复活之事)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对于外邦人,包括撒玛黎雅人、希腊人等。
回归于清新惬意的乡间田园,让我想到耶稣在圣经中引用的许多纳匝肋乡村比喻。在这些比喻里,主耶稣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个关于生命的真谛,一个个关于天国的生动道理。
印度德肋撒姆姆之所以能够震撼世界,就是凭着她怀大爱、做小事的实际善行,那我们又如何能借着摆架子而使别人心悦诚服、受到感染甚至接受信仰呢?
许多不害怕与临终者握手的基督徒懂得这一点;加尔各答的真福德肋撒懂得这一点。教宗说:每当遇到在路边垂死的人,老鼠已经开始啃食其身体的人,她便把他们带回家,让他们干干净净地、平静地、在抚慰与平安中死去。
教宗引用耶稣圣婴圣女德肋撒的话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基督信徒的召叫是三位一体的理由:与耶稣相遇的奥迹,天主圣父藉着基督召唤我们与他共融,为此他愿意将自己的神赐予我们。
我们要效法印度德肋撒姆姆——用我们微小的行动去成就伟大的爱。
正如印度德肋撒修女所做的:她关爱那些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的印度人,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们的信仰,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天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天主子女当有的尊严。不过,最终肯定会有领洗的。
我们那块原是美丽的土地,是你的先人达味圣王留给你的土地,是你的母亲,那位甘饴的纳匝肋的贞女居住过的土地,它已经被人浸满了鲜血。耶稣,你是否很累?是否不愿再听我的诉说?
’他回答说:‘父凭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间或日期,你们不必知道;但是当圣神降临到你们身上时,你们要充满圣神的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和撒玛黎雅全境,直到天涯海角,为我作见证。
我们最初把街头的孩子们组织起来,然后有德肋撒修女会为穷人办的食堂,还有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的补课学校、慈佑会士们的培育中心、一系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