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年,东西大分裂后,虽然东方各自治正教会不承认罗马宗主教的权威,但是宗主教排名仍然是罗马在第一位。
人类在悼念亲人、慎终追远、缅怀逝的心情几乎都是相同的,但东西方人对墓地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今年的深秋,我有幸和几位神父一起到中欧走访了几个国家,同时也走访了几处墓地。
“请不要难过,”墨水瓶和颜悦色地回答说:“你的身上记下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你已经不是普通的白纸,而是一封书信了,你记录了人的思想,你也就有了自己的意义和很高的价值。”善良的墨水瓶说对了。
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身后房子里也许有一个小孩”、“看不见的警察或监视器”之类当然不予考虑);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
这本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把最宝贵的东西赠给人。这样一件好事我们现在为什么办不好呢?教友中大多数人没有行动起来传播福音;教外的朋友大多数没有接受福音。值得我们深思!
我觉得,尽管我们失去了很多物质的东西,但是回过头去看一看,这可能更是一个接近天主的时刻,因为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停下来反省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来自于哪里,生命是什么?反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本堂神父委托当时十七八岁的霍秉崇看护教堂里的东西,他问神父什么是最重要的?神父告诉他:颂读日课和圣体盒。于是他把这两样用心保存了起来。当有人来教堂搜查时,他以生命紧紧地守护着这两样东西。
第二,“在任何对话中,都有某种东西在对话各方之外,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高于他们;……正是对话主题之重要性揭示了各自人格的深处,并导向真正的……对话”。
接受基督的青年是坚强的,他们在祂的圣言中汲取营养,而不在其它以外的东西中获得饱跃。你们要敢于逆反潮流。你们要成为有能力追求真正幸福的人。
(参弥总162#)这种自取圣体自蘸圣血的方式,更多的时候是将恭领圣体的谦逊行为,变得傲慢,好像自取自攫,取原属于我应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