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主教讲到:“今年是唐山教区成立120周年,教区经历了很重要的三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大潮中,我们更要加深信德,不被世俗所迷惑,坚守信仰,做信仰的模范。
他们没有祈祷而跌入了诱惑,即世俗的诱惑。换言之,肉身剧烈的软弱胜过了精神的温良。上主期待我们的回应则是祈祷和彻底的自我奉献,而非昏睡、刀剑和逃散(参:玛廿六40,52,56)。”
如果我们不能彻底痛改前非、洗心革面,追随耶稣足迹,按耶稣的言行教训待人接物处事,总是把世俗的虚名伪利、权势地位看得很重,但却把荣主救灵的头等大事丢在一边而满不在乎。
这也意味着走出自我,不再依恋着自己在人性上的安全感、世俗的舒适,而是向他人敞开自己,特别是向最有需要的人开放。这意味着随时愿意奉献自己的所是和所有。这意味着不以空洞言词、却靠实际行动去爱」。
就这样,伯多禄“挣脱了恐惧,以及只依靠人性安全和为世俗操劳的心态”。耶稣赋予伯多禄勇气,使他敢于为一切而冒险,并且乐于做渔人的渔夫。
我们也正像这些冥顽不灵的孩子,一提起天主的诫命便望而生畏,不肯遵从,并试图摆脱,以为这样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其实却恰恰掉进了世俗与邪魔铺设的陷阱之中。
以及打击仇恨和恐怖主义方面的角色,大伊玛目解释道:「假如说至高者天主所启示的宗教成了历史上战争的祸根,这说法并不精确,因为所谓的以宗教的名义宣战的冲突其实是政治冲突,它们假藉宗教的名义,赋予了腐败的诠释,以求世俗的争权牟利
“作为教会,我们不需要有征服和战胜的精神,不需要人数众多的辉煌,不需要世俗的光彩。这一切都是危险的。这是凯旋主义的诱惑。”因此,教宗勉励在场众人应“感激这个微小并接纳它”。
教会在礼仪中直呼默西亚/降来的救主为“达味的钥匙”(OClavisDavid),说明耶稣是拥有大权能的国王,来到世界上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王国,但不是世俗的,而是属神的王国,祂的教会。
教宗勉励在场的人士清醒节制,不使自己被罪恶和过分的世俗挂虑所压倒。他说在我们清醒和祈祷的时刻,我们才能够认出并接纳耶稣圣诞的光芒。教宗于是问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还等待救世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