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俗成员能亲临会祖及其它圣人曾踏足的地方,无疑深化了基督徒的使命感,更认识了会祖及修会的神恩。二OO八年是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成立200周年、会祖圣玛大肋纳列圣品20周年纪念以及在港传教148周年。
有些风言风语,说什么“祈祷不顶饭吃、不能升官发财”、“祈祷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某人穷得叮当响、屡遭不幸,祈祷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对此,我略抒己见,以正视听———信、懂则灵!
前不久,巴克尼主教在论及司铎的自律问题时,特别提到修院的培育问题,他写道:很多修院存在“妥协意识”。
母亲焦道芝在四奶奶纪王氏的热心介绍下,接触到了天主教会,经历了各种试炼,焦道芝带着丈夫纪修乾和子女纪德仲、纪德进、纪德付、纪德平,一同走进了教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圣若瑟修院推出圣召短片弥撒后,教区圣若瑟修院随即举行圣召短片首播的仪式。在播出短片前,由四位修生简单介绍短片:「这段短片特别针对为那些对圣召没有概念,甚至对圣召存有恐惧的青年人。
11月3日,三届神学进修班学员及邀请部分教友近百余人来到北京教区神哲学院圣堂内参加避静,常务副院长致欢迎词,刘哲神父主持避静,他邀请在修院培训的外地的修女给讲课。一位修女主讲《祈祷与生活》。
除了以圣体的崇敬作为灵修生活暨生命的核心之外,也佩服真福卡洛利用现代科技传播信仰的行动力。这次在辅大办理《圣体奇迹》国际展览可让辅大师生以及堂区教友对圣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讲解的课题中除了修和圣事的危机外,也会谈到一些需要慎重处理的情况,如离婚再婚者的问题。听告解的神父对这些情况该持什么态度呢?
天主教徒有时难以接受这观念,倾向于从“教义、圣事和教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与基督的关系。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天主教的灵修与牧灵工作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任何有关与天主的个人关系的说法。
(梵蒂冈电台讯)圣门是每个禧年的重大表徵。圣门代表耶稣,祂是善牧,也是羊栈的门。耶稣说:「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若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