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兰州教区陈官营教堂,就能看到教堂顶端矗立着的耶稣圣心汉白玉雕像,教堂内部祭台上方悬挂着耶稣被钉的十字架苦像,因此,教堂被称为耶稣苦难教堂。
他的遗体埋葬在现在圣家堂祭台的下面。在现在的圣家书院文献记载中,曾经有先后有一百五十多位来这里读书研究神学的中国学生,他们的名字镌刻在这里的博物馆。他一生中亲笔撰写的手稿,尚有一些未被整理付梓。
他说:“第一次穿着祭衣走上祭台的那一刻,我的理想远大,想干出一番业绩来。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却是我始料未及的……”王神父工作的第一站便被主教委派到一个偏远穷困山区任本堂神父,他成为该地教会的第二任本堂。
刘怡在修女的鼓励下也不好推辞了,硬着头皮走上了祭台。没想到,之后修女继续让她在弥撒中读经,而且每次都对她说:你读得很好!这样的鼓励使刘怡对读经产生了兴趣。再后来干脆让她负责读经组。
后来,在这马槽上建了一个祭台,如此,这个曾饲养牲畜干草的地方,人们现在能从这里领受那无玷羔羊,耶稣基督的肉体,为得到灵魂与肉体的救恩,就如多玛斯•切拉诺(ThomasCelano)告诉我们的。
在露德的义工和病人从浴场出来,我们看到圣母山洞摆好了祭台,知道有弥撒,于是我们坐在椅子上等候。
他们心中有热火,愿意更多的为教会服务,并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最终走上了服务祭台和社会的道路。虽然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用来为教会和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相信天主会更多的降福和助佑他们的家庭。
这一天,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在教友们的见证下,他穿上神父的祭披走上了神圣的祭台。从此,在人生的旅途上开始了一个新征程。如今他是一位司铎,更是一名战士。一个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信仰,奔波在福传路上的战士。
我们到达安多尼大殿时,圣堂中央祭台有位神父正在做弥撒,有几百位教友在虔诚参与弥撒。但是在圣堂里面的周围走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庞大的朝圣人群,络绎不绝。我们跟随着人流,瞻仰一个又一个圣堂里面的景点。
孟太太打开带来的小木箱,拿出一块绣了浅色花草的洁白长桌布,铺在房间唯一的一张大案上,这就是今晚弥撒的祭台。孟先生帮忙自小木箱内小心翼翼取出一座苦像,及一对白蜡烛并点燃,然后双手捧着圣爵,恭放在祭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