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于昨天来梵蒂冈晋见教宗的团体,这几天庆祝他们的组织成立60周年,两国组织的宗旨都是为了以智慧和爱来从事教育和服务教会的工作。
犹记得我的中文老师解释了儒家传统学者之间的不同理论:孟子提倡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提倡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则提倡“性待善”——人的性格需要透过教育达致善。
新世纪的一盏和平灯1.打开话题谈宗教 当我们翻开中外古今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自然的游戏规则: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战斗——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等的战斗;在战斗中,人美其名谓
他的意思是说,头上的星空让人从自然律中看到了创造者对万物的奇妙化工,产生无上敬畏;而道德律让人想到上苍赋予内心良知的神圣价值。对此,也让人无上的赞叹。
依6:1-8;咏138:1-8;格前15:1-11;路5:1-11化腐朽为神奇,育荡子为英才,一直是人的渴望,然而,这一切在人遇到主耶稣,得到救恩后,成为了事实。
一、人类历史发展 人因为骄傲、要与神取得同等的地位而堕落悖逆神,使人与神的关系隔离。
教宗赞赏他们在这过程里「忠於自己最初的圣召,为民众效劳;虽然采用市场逻辑,却以人为本,而非以利润为主要考量」。
(玛六12) 并非报复让人解除怨恨;并非人的尊严要靠报复来恢复;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修和要靠报复来重建;然而,宽恕,只有宽恕,会像无价的珍宝在每一个人心底深深珍藏。
让人平和的心灵和谦厚的品德面临极大的挑战。一些人谈到所谓的理想,也许从心理就逆反,就觉得可笑,就觉得不以为然,觉得这条路已经很旧了,过时了,无人再走了。
弗洛总主教接受本台记者访问,谈了他向这个国际组织提出的首要问题:答:教科文组织本届会议把非洲和男女平等作为优先讨论的主题,从这个主题出发,我谈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教育的质量,特别以非洲为参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