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想到有一部分教友主日不来参与弥撒了,问他们何以如此,他们说原来的神父好,待人热情、说话风趣、平易近人、出手大方等等。这位好神父走了,他们与教堂也说再见了。
说话有时,沉默有时,但两者都需要适度。这适用于许多事情,比如与他人相处和独处。有节德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暴躁脾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能看到他平和且微笑的面容。
小时候我害怕神父,觉得他像我父亲一样,很严肃,说话总是那么义正词严,但是自从我参加到毛团小天使合唱团之后,神父经常来和我们一起唱歌,时间久了,我又觉得他像我的母亲,非常的慈祥,所以后来,神父的这种慈母严父的形象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在他呼喊之前,耶稣就站住,并叫他过来(参49节),因为没有天主听不到的呼喊,即使我们没意识到我们正在向他说话(参出2:23)。
他再也无法自理,全身虚弱和难以忍受的漫长岁月与他为伴:无法走路、只能费力地用微弱的声音说话,呼吸也变得困难且有时中断,饮食越来越困难。
为了增进天人的之间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向天主祈求,也应该允许让天主对我们说话。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们说: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
吴神父非常谦虚,他说自己脾气不是很好,但后来我眼中的神父却成了一个没有脾气的人,见人总是先笑后说话……他常常坐在我们中间,既认真又专注地听我们分享朝圣心得,俨然就像一个受教的学生
比约神父的父亲临终时说话困难,由他替父告罪,每告一条罪,父亲回答求主宽赦,最后在比约神父的祝福中平安离世。比约神父于1968年安息主怀,享年70岁。
可是约伯却向他的妻子说:你说话,真像一个糊涂女人!难道我们只由天主那里接受恩惠,而不接受灾祸吗?但约伯还是保存了完美虔诚的信仰。
最近与教友吉江因一点地基的问题而反目成仇,直至前两天的大打出手,最后由本地派出所的出面下才得到解决(时至今天两家还是互不说话)。这事在本村教内外的人群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还信天主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