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看来是失败,但天主却高高地举扬了它,使众人都因它而皈依天主!耶稣通过十字架走向复活,落地的麦粒因死而结出果实,我们也该通过死于自己的补赎结出常存的果实!
几位教友一起为“杨丽”的手术签字“为她的手术签字,算我一个!”外地女子被接到养老院后,由于拒不配合治疗,胃口又差,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但她没有亲人在,谁来给她签字呢?
当我们众人默想“天主化为婴孩”,这奥秘邀请我们在待人接物时,都能心怀慈悲,愿意示弱让人,以谦让展现爱,让身边的弟兄姊妹、让教外人在我们身上遇见这位可爱的小天主。
教宗吁请尊重病患和众多亡者的苦难,不可忘记年长者的生命经验,却要众人同心协力缔造未来。
面对发生的问题,「我们没有适当且包容众人的解决之道」。「我们缺乏所需的文化来允许并激发不同观点」,却封闭在「单一的主流逻辑」里。
这个倡议旨在敦促众人「聆听当代意义深远的疑问」,首先是「年轻世代对社会不公、侵犯人权和非自愿移民」等现象提出的问题。面对这种种的不义,「大学不能充耳不闻」。教宗赞许天主教圣心大学的「国际合作计划」。
大公会议,意即普世会议,由教宗召集主教们在福音的光照下,一起面对历史呈现的新问题。宣布召开梵二大公会议召开这届大公会议的决定,是时任教宗若望廿三世于1959年1月25日在圣保禄大殿宣布的。
虽然如此,仍有上万人在中午时分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一起向圣母玛利亚祈祷,并聆听他的讲话。
教宗解释道,分辨具有同道偕行的特色,因为“教会将信仰内的弟兄姐妹放在我们身旁,为使我们一起行走,不单独上路”。个人化,这是因为青年“应一个一个地得到陪伴”。
摒弃这些,就能“以智慧的心一起解读当下”,从而领会“时代的标记”,为未来“作出更好的决策”。奉献生活的灵性之旅这6个修会起源不同,分别创立于16至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