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吸铁石那样的吸引着我,当时我最喜欢神父的弥撒讲道,好像一年级的小学生那样认真地听着,我一次一次地在教堂里面平静自己,检讨自己,也更加理解罪人的意义。
他死时的平静、安详感动了许多人,不久又有4位老人领洗,一位常去垂钓的退休工人也领了洗。
白天内心起伏的心思意念,像海浪退潮般渐渐平静了。主耶稣慈眼低垂,仿佛凝视着祭台上那枝斜插于瓶内的腊梅,那羊脂玉似的花瓣,如烟霞一般,缓缓的舒绽着……基督也在看花开花谢吗?
其实,在他平静又规律的生活中,他做了很多把天主教神学与启蒙运动的理性批判整合起来的工作。由于现代人生活在崇尚怀疑、多元、科学及历史感的环境中,所以他写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基督宗教信仰为现代人所理解。
整整一天,我的心无法平静,我深深地思索着大姐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我无法知道当时她是怎样被感动的要为主奉献一切,但是我可以想象那场布道大会肯定是场面热烈、激情四射,肯定是在场的人们群情激昂,倍受感染的,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可惜这是一幅土色木版画,我们无法看到窗子外湛蓝的天空。
“多少人因著她温柔的目光而心情平静,在她的爱抚下感到安慰,因著她的望德而受到宽慰,并得到她信德勇气的滋养,而这信德能使被遗忘的人感到天主没有忘记他们!”
菲奥里托神父专心聆听,不卷入是非,保持平静,并协助对方心平气和,让天主来推动他人。菲奥里托神父不爱说教。
在此期间,会院里并非平静无事。一位修女晚上跌倒,被送进医院。在第二次跌倒后不久,她被再次送进医院,并在那里离开了人世。在监护病房里,住在她对面的一位修女病倒后也过世了。第三位修女也去见天主了。
通过祂平静的目光,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而且根本意想不到的景象」。在这条「费劲却迷人」的道路上,圣保禄期勉我们不要厌倦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