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启迪》有人曾说:“忍让乃是软弱无能的具体表现”。而持相同观点者也不在少数,因为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确实很难让人接受,如果是自己利益受到侵犯或损害,若不据理力争,岂非助长了恶者的嚣张气焰?
为了让我们避免陷于诱感和丧亡的危险,主耶稣曾多次强调了醒寤的重要。
我们的这次相会,沉浸在将临期的神圣气氛中,这几日我们正举行并带领我们迈向圣诞节的圣诞节九日敬礼,使这气氛更为浓厚。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藉著省思《天主经》的主题,论述了耶稣在受难时刻向天父的祈祷。依照《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在最后晚餐后向天父祈祷说:求祢光荣祢的子,在祢面前光荣我罢!
(梵蒂冈新闻网)天主宛如「慈爱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那样,从不停止爱护祂的儿女,即使儿女会犯错误」。教宗方济各12月2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运用了这个图像来阐述颂谢祝福的深层意义。
课程涉及内容包括:如何正确行使修和圣事,修和圣事的教会法、伦理、礼仪牧灵的层面,忏悔者的义务与权力、伦理与遗传学。参加课程的人士将於3月12日蒙教宗方济各接见。
教宗方济各在当天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告诫基督徒当心“嫉妒的苦恼”,因为嫉妒致使我们对他人有不好的评断,并以我们的“自言自语”杀害别人。
博爱是世界人权宣言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由博爱精神推衍出来的,就是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嫂:既是说的知心话,嫂嫂我咋能不听从。妹:你听呀——天上有个好天主,他全知全善又全能,天地万物他掌管,他对人类恩情重,世人都该敬爱他,以爱报爱表心情。嫂:这个事情我不听,念经跪得我膝盖疼。
其实,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基督宗教的“爱的责任”的观点。对于信仰天主子耶稣基督的人而言,“爱的责任”,就是将天主的爱带给每个人,特别是那些处在罪恶危险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