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就像“莠子”与“麦子”,在人性这块土壤一起成长,天主没有立即除掉莠子,是因为时候还没有到。(第一章)虽然庞大的恶势力带来破坏与痛苦,可是在恶的激发下,却往往造就更大的“善”。
枢机指出,但人独自“无法完成”,也不能“深刻了解自身”,以致走上“与自己真正共融、真正更新和善尽人性的朝圣之旅”,就需要“他人提供的怜悯与宽恕。”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在她儿时丧失大半亲人的恐怖深渊里,她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独特的美善,定睛于那些让她得以继续生活及盼望的人性光辉。
在传播福音时不重视促进人性、正义、在尊重政治当局自治权的情况下将人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中解救出来,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人类救主》通谕(RedemptorHominis)中也曾提到过:“然而,根本问题依然且永远是人类学的议题,也就是:‘人,作为人,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能够变得真正更好,即更具灵性成熟,更多意识到人性的尊严
塔格莱枢机表示:“首先,耶稣的圣心是一个充满传教使命的心,通过一颗人性的心,将满溢的天主圣爱带给所有人,带给人类的所有境况以及整个受造界。
这个关乎生命意义、人类救赎、终极关怀,触及到人性中最本质、最真实的问题,从古至今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在四千多年前,苦难的义人约伯就曾呼喊:不要定我的罪!请告诉我:你为何与我做对?
大概我们可以把这归咎于人性中隐藏的骄傲。也许我们有时会在反省中问自己:为什么对人温和的我心里常常会隐藏起轻轻的不屑,对一切我认为不够美丽和不坚强的事物心底里充满了鄙夷?
但要知道先知也是人,他的心也浸泡在人间社会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之中,当上主的命令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和心愿的时候,人性的弱点往往就会突出重围,拒绝上主。
可见,人性的软弱让我们惧怕面临的重负,但是,超性的信赖让我们逾越困境仰望上主。约纳先知曾一度被笔者笑谈为敢于和天主躲猫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