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自传中说,当她8岁到10岁之间,在听了一位方济各会士的讲道后,发了一个誓愿,就是,每逢星期五为纪念耶稣的苦难而撒一滴眼泪。长大后,她在父亲的阻拦下,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加辣隐修会。取名巴蒂斯塔。
借病人傅油圣事,耶稣来到我们心中作我们旅途上的帮助,偕同我们克服病痛的苦难。神品圣事赋予司铎延续圣体圣事的权利,使耶稣的体血永存于人间。婚姻圣事象征耶稣与人灵借圣体圣事所有的爱的结合。
(耶29:11)痛苦时,我们若能将我们自己的痛苦和耶稣的苦难相融合,就能明白痛苦之于我们的真意,乃是祝福的标记;“基督也为你们受了苦,给你们留下了榜样,叫你们追随他的足迹。”
祂的道路就是苦难、死亡与复活的道路,是“上主的仆人的道路”。耶稣认同这条道路,说“我是道路”(若十四6)。教宗强调,“就是这条路,不是别的路”。
也许,从中可以能够打开我们的心结,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关于“祂苦难与救赎”的价值和意义。詹姆斯(James)神父詹姆斯是一位好神父,他虔诚正直、慈悲仁爱。
岳2:12-18,咏51:3-17,格后5:20-6:2,玛6:1-6,16-18教会礼仪年的四旬期开启了默想主耶稣的苦难和死亡的生命更新期。
触摸世上的苦难对于今日的挑战,首先是战争,教宗说,“世界陷入一片火海,战争的疯狂用死亡的阴影覆盖了各种希望。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解除我们言词的武装,使用温柔的言词。
有很多烦恼和痛苦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你换种角度、换个心态,你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所以,当我们遇到苦难挫折时,不妨把暂时的困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有机会在这些天里分享天父之爱的奥秘和威力,这一大爱是透过圣子耶稣所受之苦难而实施的。不要把这些天的礼仪分隔起来看待,而要把整个逾越节礼仪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纪念,我们从中与耶稣相遇并紧紧跟随他。
弥撒之前,教宗举行复活仪式,揭开复活耶稣的像,那是一幅木制三折画圣像,中间是救世主基督坐在王位上,两旁的小门上画着基督苦难、死亡和埋葬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