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对智利和秘鲁人民说:我渴望与你们相遇,注视你们的眼睛,看见你们的面容,而且人人得以共同体验到天主的亲近,祂的温柔与慈悲在拥抱我们、安慰我们。
圣妇彼利日大的生命告诉我们:最好的“追随天主”,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成为“天主的见证”。以她为楷模,让自己的生命,也成为他人看见天主的“镜子”。
身为基督徒,无论喜乐忧苦,都应该学会交托在天主台前,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
我们说,善的源头就是天主,因为天主是无限美好无限圣善的。离开了天主,人世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善。当一个富少年称耶稣为善师的时候,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善?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
(说着他委屈地哭了起来)我很气愤,心想,天主你不是公义的吗?为什么让我蒙受这样的损失和屈辱?我相信天主,(此句很坚定)所以我每天在求,第一,求天主给我信心和力量,找个机会打他一顿,以解我心中之痛。
顾名思义,天主对人神圣的召叫,谓之圣召。在旧约时期,天主不断地启示自己,不断地召叫人,以昭示他和人的位际关系。
这位老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平日生活中爱人、宽恕、念经,在老人身上几乎找不到信仰的瑕疵,只是在那个年代不提倡传福音,只一个人默默侍奉天主。
基督位于天主子民旅途的中心天主子民的旅途以基督为中心。霍勒利希枢机解释道,当目光转向上主时,我们不能不看见那些想法与我们不同的人。
教宗也强调,牧人要和天主保持密切的关系,热心祈祷,做一个忠实的天人中保,把人们的需要带到天主那里去,也把天主的恩宠带给人们。教宗停顿了一下,向在场的神职微笑说:“要常微笑。不要做一个黑脸的人。
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2-3)。后来,耶稣开了那个天生瞎子的眼,彰显天主的大能,慈悲和对世人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