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生活和牧职必须符合这使徒精神,透过对堂区和团体的定期牧灵探访,如同慈父般陪伴司铎,帮助他们促使羊群在圣德、忠贞和服务精神上成长,因为司铎正是主教最亲的近人。
这也许意味着要少吃,不看或少看电视和手机,也意味着要求我们牺牲自己的一些时间去服务于穷人,探访老弱病残的人,或囚犯。
牧者不单只登船及探访港口,也会在天灾或意外时给予紧急支持。
主讲老师们牺牲休息、无私奉献、辛勤耕耘,课余时间还随从神父教友冒着严寒、深入农舍、探访病患、慰问孤寡(桓会斌教友更是上午到和义成村讲课、下午到二十四顷地讲课、十分辛苦)。
“本地信徒在关社上的仆人角色体现了团结原则,例如探访长者和智障人士等,但亦不要忽略从先知角度出发,关注不利社会团结的结构问题。”
修会有一个惯例,新加入者在抵达后的第二天,必须探访垂死者之家。德肋撒修女对她说:“在弥撒时,你看到神父用何等爱慕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拿起面饼,因为他知道那就是耶稣的身体。
分享他在天门村探访麻疯病患时认识的一位八十多岁长者的故事时,林神父表示,老伯虽然身体残障,经历坎坷、但他仍感恩上主,令自己非常感动。
教宗提到他于当天上午探访难民营的经验,指出许多基督徒在那里学会了以上主的目光来观看,不给别人贴上标签,划分值得或不值得爱的人,而是设法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感到被爱。
她去探访依撒伯尔的事迹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青年与年长者彼此相遇、互相拥抱,并能唤起对方最好的一面。这是“从相遇文化而来的奇迹”,每个人都受到关心,为使上主的面容显露出来,人人都有必要。
教宗不能忘怀的是他探访马达加斯加的“友谊之城”,该城是由遣使会传教士奥佩卡(PedroOpeka)神父创建,目前有2.5万人居住,其中60%以上是15岁以下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