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堂区已号召各堂口在主日天发动教友们为受灾教友家庭捐献,或向他们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
他的「祈祷」就像给自己的「德叙祷文」,且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我不像别人那样会赃枉法,淫乱放荡,也不像这个税务员,我每周禁食两次,我一切的收入都捐献七分之一」。
(谷12:41-44)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有幸看到了另一个把自己的生活费全部捐献的穷人———乞丐。 那是一个傍晚,德兰修女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加尔各答贫民区脏乱的街道上。
爱心超市公开向贫困人群及各弥撒点捐献整理、熨烫好的衣物1000件,并发动教友出资出力将堂内客房部的十几套被褥拆洗一新;爱心小组,祈祷小组,福传小组也不甘落后——看望病人,探访年老体弱,清洁堂内外卫生与节前准备工作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教宗与中国人民同行,先后三次公开为中国灾民和抗震救灾祈祷,并以个人名义先后为(中国南方冰灾和四川地震)灾区捐献13万美元。
除了作为未来台北市灾难发生时救援及物资集散中心之外,园区内的图书馆、公园等等设施,都可以变成便民的服务。
汤汉枢机在讲道中鼓励信徒效法圣嘉勒(又译佳兰St.Clare)的神贫精神,尤其在香港这个以金钱及物资享受挂帅的地方。他说圣女全心侍奉天主,与天主的关系犹如葡萄枝和葡萄树。
平江天主教堂所在的经堂村,以前叫作马上村,曾经是川滇交界地带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地。之所以改名为经堂村,就是因为有了天主教堂的缘故。
她指出,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想的不单是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资丰裕的人,都在切求爱、关心、接纳和认同。被人弃绝乃是最严重的病症。
陆续而来的物资足以让我们不断分施给城中有需要的人。我们也看见一个活跃的团体在我们四周成长起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数跃升至五百。这一切都是我们与圣言共融的成果。这份共融是恒常的,并时刻给予我们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