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明,他的艺术观具备双重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福传的工具」,比方说「西斯汀圣堂如同一本人人都能诵读的露天《圣经》」;另一个层面是「遏止丢弃文化的工具」。关於後者,马尔莫的艺术品便是一项见证。
圣座文化委员会和圣座神圣考古委员会主席拉瓦西(GianfrancoRavasi)枢机将在罗马阿纳珀(Anapo)路的地下墓穴发表讲话,届时将由梵蒂冈新闻网-梵蒂冈广播电台的记者诵读《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的一些章节
诵读福音后,帕罗林枢机掀开了一个用梵蒂冈国旗遮盖的玻璃盒,降福了第一块基石。
每天早上弥撒前二十分钟,由修士、修女带领教友诵读圣经,五天时间内选读了《路加福音》中关于耶稣生平言行的一些圣经段落,通过对圣经的阅读,教友们加深了对圣经的认识和了解。
这份材料的目的是在圣召的领域内,为每位信友提供一个祈祷、聆听、诵读和默观天主圣言的时机。
在某个时候,这个仪式传到罗马,因为它的内容,通常在主的受难日举行,在仪式中会诵读圣若望福音书中记载主的苦难的文段,以及非常有名的圣周五祷词。
教友在家中:诵读及默想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圣经(玛21:1-11)及主耶稣受难史(长式:玛26:14-27:66;短式:玛27:11-54),并念玫瑰经痛苦五端和慈悲串经。
下午5时,在圣墓大殿诵读基督进入耶路撒冷的福音;然后持棕榈枝或橄榄枝游行至橄榄山,又游行返回圣墓大殿,举行晚祷。游行时,主教骑在一匹驴上,以仿效耶稣,不像罗马将领,以征讨者的姿态,骑马入城。
罗哲弟兄遇刺当晚深夜,在以歌咏﹑圣经诵读和静默组成的祈祷中,团体中比较年长的弟兄方济修士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祈祷者作了简短的讲话:我们在圣经中找到这些字句:“上主的朋友们的去世,在上主的眼中十分珍贵。”
这名佛教徒说:「两名美国女子飞来尼泊尔,穿上艳丽的尼泊尔新郎新娘礼服,前往印度庙由一名所谓祭司在媒体前诵读梵语经文。这做法滥用宗教、文化和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