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法令解释道:“拉丁礼教会在传统上对玛利亚的身份不确定,认为玛尔大的妹妹是基督在复活后显现给的玛达肋纳,她是蒙上主宽免罪过的罪妇。因此,在罗马礼仪通用日历中,7月29日只纪念玛尔大。
(捶胸)我罪、我罪、我的重罪。为此,恳请终身童贞圣母玛利亚、天使、圣人和你们各位教友,为我祈求上主,我们的天主。主礼:愿全能的天主垂怜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使我们得到永生。全体:阿们。
教宗方济各为202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选择了主题:“宽免我们的罪债:将你的平安赐予我们!”
主教希望敬老院的老人们能效法路加福音中的西默盎与洁妇亚妇两位老人,充满爱主的热情,做一个祈祷老人,使老人老有所为;在祈祷中心向天堂,使老人老有所盼;在盼望中生活,使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教会不怕与罪妇和稅吏同席(参阅:路十五)。教会敞开大门,不但让义人或视自己完美无缺的人进入,也接待有需要的人和忏悔的人!
一如福音所记载的,尼苛德摩、患血漏的妇女、撒玛黎雅妇女和罪妇等,许多人正是在圣神的催促下接近耶稣。教宗因此勉励我们自问:圣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何等地位?「我是否能够聆听圣神?
(依42:2—3)在他三十三年的生活中,遇见过很多罪人,匝凯、撒玛利亚的罪妇、行奸时被抓的罪妇等等,无论他们软弱得什么程度,也无论社会给予他们多少压力,耶稣一向是“不呼喊,不喧嚷,”没有借助外力来给他们施加压力
他们在圣母忠仆会士龙基神父的带领下,默想《若望福音》中耶稣怜悯罪妇的事迹。龙基神父指出,天主的宽恕是「真实的爱」,敦促人成为更好的人。
教宗说,有人会认为耶稣在挑选人员上不够明智,因为除了玛窦外,祂还召选了其他许多人,从最受人鄙视的地方选拔了他们,立他们为宗徒,例如撒玛黎雅妇人和许多其他的罪人。教宗由此谈到今日基督徒的蒙召。
(谈经一)自命清高而轻视别人的法利赛人是最招主耶稣严厉批判的人,圣经里的例子很多(如向罪妇投石故事,浪子回头的故事……)今天的故事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