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人们所不喜欢的,更不会有人相信痛苦会带给自己快乐。我从少年时代就有着梦想,长大了我要拥有豪华的住宅,要有高深的学问,做一个了不起的学者。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使我的梦想落空了。
在苦难主日前的星期五庆祝,以示圣母痛苦与基督痛苦的关系。1913年,教宗庇护十世把这节日移至9月15日举行。1970年,把9月15日易名为“痛苦圣母节”。
信德网讯为迎接、纪念基督诞生的奥迹,使教友们能由内而外地做好准备,度过一个更有信仰意义的圣诞节,吉安总铎区于12月15-17日在吉安堂区举行了将临期教友避静退省活动。
一、拥抱痛苦悲哀与喜乐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被分开的。一般人认为:你在高兴时,是不会悲哀的,在悲哀时是不可能高兴的。大家都尽量想避开悲哀与痛苦,因为它们和我们想要的喜乐相反。
其实何止在我们这块有限的土地上是这样,从整个人类,从人类的各个时代来说,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形式不同、轻重各异的痛苦与灾难之中,这一客观现象,叫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问题,痛苦究竟有什么意义?
一位长老,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长老为了开悟他,派这个弟子到集市买了一袋盐。当弟子回来后,长老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长老问道。咸得发苦。弟子唾弃着。长老呵呵地笑了。
其它的疾病何不如此,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如果失去了知觉将是多么的危险啊,就等于人身没了防卫一样。
教宗11月29日将临期第一主日在圣伯多禄大殿和新擢升的枢机一同奉献弥撒圣祭之后,主持了午时的三钟经祈祷活动。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友说:“将临期是期待与希望的时日。”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省会的赎主会士们推出了教会礼仪年将临期网上日历。其间,人们可以在日历中了解传教历史、福音生活见证、基督信仰生活圣言及极其具体的建议、简短的灵修反思等。
二、墓地上的野宴拥抱痛苦非常不容易,可是却能领我们到达一个新的人生境界。以下是我曾经历过的一件事。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鲍伯,猝死于心脏病。我的朋友决定不让她的一对年幼子女去参加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