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教宗想到福音中有关把房屋建在石头或沙子上的比喻,于是教宗借此机会分享他对这比喻的相关反思。「当代猖獗的丢弃文化有如狂风、暴雨及河水一般侵袭著这段福音比喻中的房屋」。
是的,我们的救主基督已给我们作出了如此的表率,他在三年的传教过程中,他从未强调过自己的本地文化(犹太文化)的重要,而是在遇到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和地域的人,就用不同的方式和比喻教训和引导他们。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9月20日主日主持了三钟经祈祷活动,并在念经前的讲话中阐述了耶稣讲的葡萄园雇工的比喻。教宗指出,葡萄园主人表现出两种态度:一是召叫,二是报酬。
《玛窦福音》中最后审判的比喻通常被诠释为敦促众人行爱德的呼吁。然而,更仔细地加以分析,会发现一个出人意料的愿景: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审判,却展现出人人早已活出的事实。
弥撒福音中记述了耶稣讲的“塔冷通的比喻”,家主在远行前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要他们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息(玛廿五14-30)。教宗表示,这个比喻蕴含着一个使我们终生受用的训诲。
(路18:1)一、导言:耶稣讲这个比喻,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常会碰到两个难题:困难长期不见解决,我们容易灰心失望;祈祷许久似乎无回应,我们开始怀疑是否有用。
今天的福音(玛25:14-30)中这个“塔冷通的比喻”,其实,就是赚钱的比喻。主耶稣基督通过这个比喻教育我们如何善用天主赐给的各种“才能”,及时赚取更多的“元宝”。
贾老师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使堂区教友在信仰知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博得了教友们的一致赞赏。
当天选自《玛窦福音》第十三章的比喻论及天国。比喻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偶然发现田间埋藏着宝贝的农夫,一个寻找到宝贵珍珠的商人。二人都把自己全部的家当投注於这料想不到的发现上,为的是拥有它们。
主日福音记述十童女的比喻。比喻最後作出总结道:你们该醒悟,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时辰。教宗说,耶稣告诉我们,醒悟不仅是不睡觉,还要时刻做好准备。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好与上主相会,仿佛今天是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