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劝谕:愿家庭得享慈悲与融和
2016-04-10

教宗重申人生命的重大价值和不可剥夺的出生权利,强调医疗人员有良心异议的道德义务,自然死亡的权利以及坚决抵拒死刑。第四章:婚姻中的爱第四章阐明婚姻之爱乃是友谊之爱。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研讨会开幕词
2017-04-01

中国历来称为礼仪之邦,道德君子之地,教会的宣讲及宣讲者自然负有成就这一伟大传统,使之发扬光大的任务。况且,教会因着自身的信仰,更当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怀,为社会大众作盐作光。

教宗致函宗座生命科学院:教会要努力重振“促进生命的人文主义”
2019-01-16

教宗引用他于2017年10月5日向宗座生命科学院全体大会发表的讲话,指出宗座生命科学院的工作不能仅限于解决道德、社会或法律冲突特定情况所带来的问题。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人类的认识、审美、道德、信仰等等精神活动,都旨在为人类生活提供意义。人类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但无法忍受生活的无意义。人类能够忍受苦难,但无法忍受无意义的苦难。

“把亲人之灵接引到上帝身边”
2012-03-28

中国传统以孝治国,妻子小妾们对祖父母、父母恭恭敬敬小心翼翼,这不仅是出于讲求孝道的道德说教影响,也是国家刑法对不孝之罪的严酷惩罚使然。

从民谣看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
2014-02-25

hellip;…他宣讲爱,而非刀剑……耶稣基督是激励着基督徒活出其精神的强大动力,民谣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典型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天主教将耶稣作为基督徒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的价值取向

一位无信者临终前的忏悔
2014-05-07

他的成名之作有二十多部,如《上帝与哲学》(1966)﹑《道德演化论》(1967)﹑《西方哲学简介》(1971)﹑《无神论的假设》(1976)﹑《动物的合理性》(1978)﹑《达尔文的进化论》(1984)

参与弥撒的十个理由
2014-06-13

参与弥撒能强化我们的承诺,去度有道德的生活。9.我们需要礼仪生活。弥撒是一种礼仪,在弥撒中,我们不断地祈祷、动作,以及神父将饼酒祝圣为基督的圣体和圣血,弥撒通过这一切在塑造、训导和安慰我们。

从批判宗教到理解宗教
2014-08-11

在理论上,对宗教本质的叙述由鸦片逐渐转向为文化;在社会实践上,不再强调宗教的消亡,反而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上的积极功能。

大山深处的洋教友莫妮卡和她的中国孩子们
2014-11-06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站立坐姿以及行为举止,让他们从小懂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培养他们关心、帮助他人的道德品行。莫妮卡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