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两事,值得一提:一、1948年是书院创建十周年,在院领导授意下成立同学会和《司铎书院创建十周年纪念刊》编委会,推选谢博思神父为主编。
我曾听闻,有一位男童获父母邀请赴上海参观世博,但他却婉拒了。问他为何婉拒时,男童答说,他更喜欢留在香港,以便跟随菲律宾女佣去参加主日弥撒。这位菲佣给我们树立了福传好表样。
(若20:25)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大博尔山上的伯多禄、去大马士革路上的扫禄那样幸运,于是他们的信心大打折扣,认为天主是虚无的。德肋撒修女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有一生中不断出现的“心灵黑夜”。
20天的时光,为我是"大博尔山"的体验。原本把情绪、需求、防卫等词列入“黑名单”的我,借着课程,转变了我的观念,原来样样都好,都有天主的美意与动力在。
圣经中有很多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和为人处世准则的篇章,其中涉及有大量的抽象、深刻的词汇,例如圣神七恩“敬畏,孝爱,聪敏,刚毅,超见,明达”迦拉达书选段:“依圣神行事的结果是:博施广爱、愉悦喜乐、心平气和、
历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末的鲁汶如今是比利时第九大城市,世界著名的天主教鲁汶大学和啤酒公司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InBev)的总部坐落于此。
在寒冬即将过去,新春即将来临的立春当日,济南教区张宪旺主教于2007年2月4日来到肥城堂区慰问调研,在本堂韩乘博神父和部分会长陪同下前往小中泉、桥头、湖屯三个堂口观看与调研。
1910年8月27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科普里,一个富裕的阿尔巴尼亚族家庭新添了一个女孩,取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她就是后来的德肋撒嬷嬷。
耶稣在大博尔山上向门徒们显现的时候,十二门徒中只有三位目睹了耶稣的光芒。
a.圣安博写道:「我们不单须要守住基督受苦之日,也须守住他复活之日,好使我们有一天的苦涩,也有一天的喜乐。」(书信23)。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即星期五、星期六和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