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林枢机在讲道中指出,这件大事在摩纳哥数个世纪的历史中“讲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基督信仰根基”。
从公元最初几个世纪起,就使用“Sýnodus”说明在各级(教区、省区或地区、宗主教区,以及普世教会)召开的教会会议,依照天主圣言和聆听圣神,一起对教义、礼仪、法典和牧灵的问题进行分辨。
教会数个世纪以来建立了自己的惩戒纪律,使其适合自己的原始结构和灵性目的。”这项修订工作委托给圣座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经过12年的工作和各层级的咨询,法典新的惩戒系统终于完成。
马尔谷和玛窦两位福音作者都记述了这个事件:这个历史事实,在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GiuseppeFlavio)于公元第一世纪的著作中得到肯定,250年后,在凯撒勒雅的主教欧瑟伯(EusebiodiCesarea
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守斋规定已经发生了变化,当谈到四旬期守斋时,允许个人有更大的选择自由。目前,对于有守斋义务的人,通常是在圣灰礼仪日和耶稣受难日守大小斋,在四旬期期间的所有星期五守小斋。
最后再引述十三-十四世纪道明会会士埃克哈特大师(MeisterEckhart),与四-五世纪的圣奥斯定的几乎是孪生姐妹的名言,作为继续分享反思的线索:“如果我有一个我能理解的天主,它就不是真正的天主”!
后退主义的诱惑教宗方济各回顾了基督信仰在中亚的开端,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有许多人在这片土地散发福音的光芒,建立团体、朝圣地、隐修院和敬礼场所。
殉道的人数在当代比最初世纪更多,他们是主教、司铎、男女奉献生活者、平信徒及家庭,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以自己生命的恩典奉献了爱德的最高见证”。
十三世纪后期,法国开始出现教友参与明供圣体。
原来这是罗马教宗的特别标志,在第四世纪的时候罗马教宗身披羊毛肩带,这很可能是来自罗马皇帝所给的一种尊严。后来担任主教的人也领受这样的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