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这二十五年的经历,跨越了两个世纪,走过一百年的四分之一。在这二十五年里,经历过六个堂区,走近过上百个家庭,服务过上千的教友,结识很多教外朋友。
利奇教授在马切拉塔大学专事利玛窦研究,在他的描述中,距离罗马300多公里的马切拉塔是一座从中世纪开始建造,建立在山丘上的宁静小城,也是梵蒂冈的重要城市之一。
同时,有些教会也以“春分”之日,是救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日子,因为基督作为真光,必要战胜罪恶的黑暗(见从第八世纪到1969年“预报救主降生节”的“领主后经”,以及“三钟经”的结束祷文)。
今谨撰文追忆与其两次相遇,并以其105岁的长寿之道与认识和爱他的神长教友及关心他的读者朋友一起纪念这位世纪老人。第一次相遇于石家庄信德社2007年春,郭神父在孙建波神父的陪同下到访信德社。
向外走,经历过,虽丧失地方,但在别处让他走得更远”(《FabulaMistica.XVI-XVII世纪》,米兰2008,353页)。在教廷这里工作处于行走也是重要的,别在寻求和深化真理时迷失。
无论学术界还是政教界均认为,梵方的现代转型,完成了从中世纪具有封建色彩的“教廷”到现代纯宗教实体“宗座”的转型,为全球政教分离实践树立典范,也使“教宗”译名获得充分的历史正当性。
几个世纪前,即使在没有当今科技发达的情况下,圣奥斯定理解了我们内心最深切的渴望、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他也曾经有过一段不安定的年轻岁月,但他没有将就,他没有压抑内心的呼喊。
殖民地时期,很多黑人在传教士的努力下信仰了基督教,经过几个世纪以来发展,黑人对基督教有了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在非洲大陆上的某些黑人基督教信仰中,耶稣也变成了一个黑人。
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这些标记都简化了,但是洗礼的重要内涵仍旧保持不变。这不只是单纯的洗涤而已,尽管它也不是一个进入新关系的复杂开始。这是死亡和复活,重生到新生。
其六、从时间上看,希伯来人出离埃及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中国处于殷商后期,显著的古老文化标志为甲骨文时期,过年门上悬挂写有人名的桃符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可能的。难道当时中国人不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