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上说犹太人是不主张外传的,可主耶稣却吩咐宗徒们: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犹太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
圣经中撒玛黎雅妇人的悔改,就缘于耶稣的智慧神目。
经厦门主教黎克勉、良方济会长、何神父多方募款,得以修复竣工,前后使用近75年之久,并经多次整修。1942年12月19日,台北教区正式成立,派请国籍修会团体主徒会会士接管本堂。
圣座大使在这一切援助上看见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并将他们的善举形容成「水龙头」。这些水龙头虽然数量众多,但还需要「大型水道」,也就是「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特定国家的援助」。
教宗称之为「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客店」(参阅:路十30-37),通过「这些宝贵的工作,基督徒的爱德成形,基督众门徒所见证的基督圣爱变得更加可信」。
以此精神,面对世界的动荡以及穷人的哭泣,玛达肋纳感到蒙召“全然活出基督的爱,准确来说,就是从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油,到加尔瓦略山上的醋,如此的为了爱而把爱给祂,——因为,藉由毫无保留地爱祂,并让祂爱我们到底
我们以神哀矜和形哀矜将之化为具体行动,秉持接纳且温和的生活风格,表达关怀、怜悯和温柔,在丢弃文化和冷漠文化中逆流而行,就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成为众人的近人。
开封教区先后祝圣为神父的有:刘心淳、刘文良、刘景和、张传信、赵文明、刘鸿礼、陈金铎等10人。1958年因修生少停办。
后壁正中悬供一幅陆鸿年的国画“中国之后”圣母像,像两侧挂有辅大美术系主任、书画家溥书写的对联:“诸惠中保乞尔代祷,中国之后赐予安和。”
(鸿1:7) “一切的苦难必须志在增强基督徒的信心,而不是背离天主。”———潘霍华 主耶稣对贫穷的教友有着极大的称许:“我知道你的困苦和贫穷,其实你是富足的。”